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资料 » 环保技术 > 水处理 » 正文

氧化铝行业水污染控制措施方案探讨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7日 来源:手机版污水处理工程网

....


    (6)二次利用水系统


    氧化铝系统设二次利用水系统,溶出、种母精滤及脱硅、精液降温种子分解、母液蒸发、氢氧化铝过滤等工序的生产排水;各循环水系统排污水;原料堆场排水、化验室及分析站排水等排入二次利用水系统,作为原料堆场喷洒、原料磨制、赤泥沉降分离洗涤和赤泥过滤及输送、精液降温种子分解等工序的生产用水使用。生产废水处理站的净化水中SS<50mg/L,可满足氧化铝工艺系统和热电厂中某些工序对悬浮物的要求,净化后的水可用于原燃料卸车及堆场喷淋用水;原矿浆磨制、赤泥沉降分离洗涤和过滤输送;精液降温种子分解等氧化铝工艺系统用水。净化水中含碱,水质自行软化,无需添加水质稳定剂可直接返回工艺系统使用。


    热电厂设二次利用水系统,将热电厂的风机、水泵、夏季空调等设备冷却水直接排入热电厂循环水系统,作为补充水;热电厂的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锅炉定期和不定期的排污水、化学水处理系统反冲洗酸或碱废水作为灰渣输送用水。冷却水系统直排水部分作为厂区绿化、道路喷洒等用水。该厂的生产废水全部得到综合利用,不外排。


    该厂二次利用水使用情况见表5。


    (7)碱液、碱水的综合利用


    对产生含碱水的车间的跑、冒、滴、漏的工艺物料以及地坪、设备冲洗水,均由专门设置的污水泵站送原矿浆磨制工序回收利用。对于氧化铝工艺过程产生的含碱水、母液、硅渣及其附液、赤泥洗液和赤泥堆场返回的附液也送原料磨制工序综合利用。同时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技术文档。


    (8)赤泥逆向洗涤,减少用水量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提取氧化铝后的固体废物,其中的含碱液为可回收碱液。可减少用水量,采取逆向洗涤赤泥,洗涤后的溶液作为工艺回水用于配料。这样可控制用水量,避免工艺回水饱和造成含碱废水排放。


    (9)化学水处理系统废水酸碱中和处理


    热电厂化学水处理的废水排入一个有效容积为4×420(m3)的中和池,同时配备有压缩空气搅拌系统,离子交换器排出的废水、废碱均排入池内,当池内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采用压缩空气搅拌,同时启动废液泵进行循环搅拌。在中和池的出口处设有pH表,当pH值达到6~9时,停止搅拌。通过废液泵直接排入生产排水管网。如pH值不合格时则开启酸碱槽底部阀门,向中和池内加入浓酸、浓碱,继续搅拌直至pH值合格后方可排出。


    (10)生活污水处理站


    生活污水采用一元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其处理能力达到240m3/d。该设备由竖流式斜管沉淀池,一、二级接触氧化、二沉池、消毒池、快滤池组合为一整体,污泥排入赤泥堆场,处理前后的水质情况见表6。污水处理站BOD净化效率大于80%,治理后的出水BOD浓度小于30mg/L。处理后的生活废水送生产废水处理设施二次处理后作为氧化铝生产补充水。


    (11)酚油废水焚烧处理


    煤气站循环水系统收集的酚油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酚类等有机污染物,其产生量为28.8m3/d,可送入煤气厂配套的酚油废水焚烧炉焚烧。


    4清洁生产水平


    工程设置完善的循环水系统和污水回收、串级使用系统,同时合理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减少循环水排污量;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及工业排水全部综合利用,重复利用水率达95.8%。既防止了有害废水的排放,又节约了新水,实现了生产废水零排放。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该厂氧化铝新水耗量为11.94t/t-Al2O3,用水指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只有控制了氧化铝生产的新水用量,才能减少生产流程中污水量,从而减少进入工业废水处理站的水量,使得工业用水做到了良性循环,为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提供有利的保障。


    5结论


    氧化铝工业废水以碱污染为主,对生产废水设置循环水系统,各种小型、分散设备间接冷却排水均作为净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后的水用于拜尔法种子分解中间降温和热电厂锅炉冲渣、除尘,实现了氧化铝工业生产废水的零排放。因此,采用上述废水处理方法及清洁生产方案,可以使氧化铝工业生产的工业用水和排水实现封闭循环,实现废水零排放,避免碱的流失和污染,基本解决了氧化铝行业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其治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可鑫,保积庆,肖连生.电渗析法处理氧化铝厂工业废水[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4).

    [2]刘尔强.浅谈氧化铝工业废水污染防治对策[J].轻金属,2002(2).

    [3]甘国耀.氧化铝生产废水的综合利用[J].轻金属,1998(7).来源:中国环保产业作者:张凯,张琼娜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