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吸收法
吸收法本质上也是一个分离过程,是通过恶臭气体与液体溶剂接触而达到使污染物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一种操作。吸收法也叫湿式气体洗涤法,通常是利用水吸收、酸碱中和等来除去气体中的恶臭成份。吸收法可用来处理任何具有水溶性的恶臭物质,其处理效率通常可以达到95% ~98% 。吸收过程通常是在填料塔、板式塔或喷雾塔等吸收装置中进行的,该法常用来处理浓度较低、流量较大的恶臭气体。
3.3.3 吸附法
吸附法就是依据多孔固体吸附剂的化学特性(除官能团作用外)和物理特性(微孑L容量、比表面积、微孔构造),达到恶臭物质积聚或凝缩在其表面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脱臭方法。吸附分离在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其技术关键在于吸附剂应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较快的吸附速率。
目前国内外最广泛应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这主要是因为活性炭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对恶臭物质有较大的平衡吸附量,对多种恶臭气体都可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此外通过浸渍活性炭(碱、磷酸)或注加微量其他气体(氨气、二氧化碳)还可以有效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效率。但是由于活性炭的价格昂贵,处理成本就成为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而且它还有不适宜处理高浓度臭气,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行吸附剂再生的缺点。
3.3.4 生物脱臭法
生物脱臭是利用固相和液相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降解气流中所携带的恶臭气体,将其转化成简单无机物(例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和生物质等臭味强度比较低或者无臭的物质。多数的含碳有机物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含氮物质首先分解出氨气,而后氧化成亚硝酸盐并最终氧化成为硝酸盐,含硫物质往往被氧化成硫磺或者硫酸盐。
自1957年美国报道利用土壤脱臭法处理H S 以来,生物脱臭法就在生物过滤法(生物固着态)和生物洗涤法(生物悬浮态)两种类型上发展,8O年代后期才出现了介于它们之间的填充塔型生物脱臭法,现已成为生物脱臭法的主流。
由于生物脱臭系统与自然进程较为相似,通常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运行时仅仅需要消耗使恶臭物质与微生物相接触的动力费用和少量的调整营养环境的药剂费用。因此生物脱臭属于环境友好净化技术。具体体现在总体能耗低、运行维护费用少,较少出现二次污染和跨介质污染转移的问题。此外生物法尤其适合于处理气量大于17000m /h,恶臭气体浓度小于1000ppm的场合。在气量较大的情况下,其投资费用通常要低于现有的其它类型的处理设施。
除了上述四种常用的吸附法、吸收法、氧化法和生物法外,还有其他几种除臭方法包括直接燃烧法、催化燃烧、土壤脱臭法、遮蔽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等等。由于这些方法目前在工程中应用较少,在此处就不再赘述。
4 工程实例
深圳市罗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厌氧池距离罗芳村仅50m,为了消除其产生的恶臭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厌氧池增设了生物除臭系统。此系统于2001年设计,2002年8月建成并投人运行。此设施设计处理气量2万m /h。系统主要包括臭气收集和处理两个系统。收集系统是在反应池顶加设轻钢结构臭气收集罩,臭气经过收集后再用矩形风管(O.63m×lm)集中送至瑞士产玻璃钢抽风机,最后进人臭气处理装置。处理装置经过工艺比较(三级化学处理和生物滤池),最终选择运行费用省,无二次污染的生物滤池工艺,该装置包括预洗池和生物滤池。预洗池主要功能是对臭气加湿,维持合适的湿度;生物滤池为模块拼装式,以木渣和树皮为主要填料。在污水反应池内还设置了H2S自动检测和报警装置。
珠海吉大水质净化厂扩建工程位于珠海市吉大区,扩建规模为处理城市污水3万t/d,由于厂区紧邻居民区,工程设计和建设时,对整个工艺流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进行了控制和处理。吉大厂污水处理工艺为:进水闸井一粗格栅与进水泵房一细格栅与沉砂池一zT廊道交替池(除磷脱氮生化池)一消毒池一排水;污泥处理工艺为:剩余污泥一中间贮池一带式浓缩脱水机一泥饼外运。恶臭气体产生源主要为粗格栅与进水泵房、细格栅与沉砂池、ZT廊道交替池、污泥脱水间、污泥中间贮池及污泥斗。恶臭气体污染防治包括气体收集输送和恶臭气体净化两个部分。ZT廊道交替池和细格栅与沉砂池上部用轻钢网架封闭后抽气,粗格栅与进水泵房内臭气由轴流风机送至ZT廊道交替池上部密闭空间,污泥脱水间对带式浓缩脱水机加罩后单独设置吸风口,同时对中间贮池抽风,这样各恶臭气体产生源空间均形成微负压,避免臭气外逸,并满足规范要求的通风要求,臭气由风机抽送至后续的除臭生物滤池处理。除臭生物滤池由增湿池和除臭池组成,增湿池功能是对气体加湿并除悬浮颗粒,配有喷淋系统、填料、循环水泵等,除臭池采用模块拼装式,外壁采用玻璃钢结构,底层为布气空间,设有支墩、支架和布气板,其上放置填料。主要设计参数及设备:除臭生物滤池1座,尺寸为13. 5米×13.5米×2米,处理能力为57000m /h,表面负荷310 m /m ,填料为特制多孔强吸附材料,高 1.5m;风机4台,风量8500m /h的2台,风量 20000m /h的2台,风压均为2.2kPa;增湿池1座,尺寸为5米×3米×2.5米;循环水泵2台,单台Q : 50m /h,H=20m。目前该除臭系统已经运行一年,除臭效果良好,完全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二级标准。
5 结论与建议
(1)在进行城市污水系统设计时,应从污水的收集、转输及处理全过程着眼,控制臭气污染。
(2)市政污水行业产生的恶臭气体组成复杂,其主要污染成份为氨、硫化氢、甲硫醇等。
(3)由于除臭装置大都属于非标设备,因此要因地制宜地慎重选用各类除臭方案。在新建除臭设施时,应充分考虑各类除臭设施的不同性能和特点。除臭生物滤池工艺较适合于市政污水行业恶臭气体净化,具有操作管理简单、运行方式灵活 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4)在除臭滤池填料层内设置喷淋水系统、通过鼓风机将恶臭气体先鼓人曝气池等措施将改善整体处理效果,并可节能。
(5)在排水作业区内多选择种植环保植物,形成合理的有层次的环境绿化,以吸附各类污染物,降低污染程度。
参考文献:
[1]孙彤,徐彪.除臭方法及展望[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23(6):44—46.
[2]周文鸿,石建军.泵站除臭技术的应用[J].浙江建筑,2003(5):44—45.
[3]张文钲,张羽天.除臭技术与除臭剂[J].化工新型材料,1998,26(10),25—27.
[4]陈贻龙,隋军,汪传新,牛樱,彭勃.生物除臭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04,3:48—50.
[5]尚魏,王启山,郭静.生物过滤除臭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7(2): 121—124.
[6]李志强,刘绪宗.生物除臭技术[J].中国给水排水,1999,15(9):52—54.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