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里海环保措施的设想
1.建立完善且共同遵守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签署较有权威性的政府间关于保护和利用里海生物资源的协议。成立一个《里海环境保护委员会》对水体流域环境、生态及水资源进行管理,协调各国其他相关部门,既可避免出现扯皮现象,又可以保障对里海水体治理保护的投资专款专用。政府和地方有关责任部门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消除在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污染。建立生产废物管理中心,其中包括建立硫储藏和利用中心。保证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硫不再污染里海及周边地区。鼓励实业家投资环保生态项目,国家应向他们创造优惠条件。
2.树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理念,加强国际合作,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和新式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里海周边国家对的自然资源和现阶段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所持有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各国的发展走向。如果双方能够就这一问题加强国际合作,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相互尊重对方的利益,那么将取得双赢;而如果各国在这一问题上不够重视,缺乏沟通,任其发展,那么必将违背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会严重制约各自毗邻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将对各国的关系健康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3.积极参与制定和切实履行区域国际协定,加强里海水质共同监测方面合作,建立预警机制及合作机制。各国应开展里海水体联合监测,通过定期监测、自动监测和巡回监测三种方式,在公共水域建立完整的监测监控体系以及应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监测监控设备,对污染进行严密的监督和控制。成立协调工作组和技术专家组,建立定期会晤机制,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开拓环境保护的更深层次的合作。
4.放弃掠夺性的开采方式,进行有节制的开采。这不仅符合所有沿岸国家的战略利益,还符合生态要求,对保护里海生态系统及其重要组成部分--鱼类很有利。在里海上那些正进行石油勘探、开采及输送工作的地段实行间歇作业制度,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并且在禁捕区、鲟鱼产卵地、小鲟鱼的成长地及鲟鱼强化育肥洄游路线上要严禁地震勘探及石油开采作业。
5.建立一项挽救鲟鱼的国际基金,由那些在里海开展活动的石油公司提供资金,不按规定支付这笔资金则不给它们发放作业许可证。借鉴前苏联保护鲟鱼的经验,利用专项的资金采取有效措施挽救鲟鱼。鱼类资源与矿物资源不同,它自身可以再生产,只要合理使用、不破坏生态系统、不损害种群的再生能力,它们是消耗不尽的,可以永久地为人类服务。因此,所有的里海沿岸国家都应对国际社会承担起保持里海生物资源优良状态及种群多样化的责任。
五、结语
挽救里海的生态问题已不只是个地区性问题,还带上了全球性色彩。保护鱼类资源是刻不容缓的。所有真正关心里海地区前途和命运的人:科学家、鱼类专家、环保人士、渔民、石油家及政治家们都担负有保护里海生态环境的责任,特别是里海沿岸国家的首脑们,更应处理好石油开发与生物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让大自然赐给人类的这些资源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何大明,冯彦 著<<国际河流跨境水资源合理利用与协调管理>>,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2.维亚切斯拉夫·廉·齐拉诺夫.《里海:要石油还是鱼类资源?》.俄罗斯《独立报》.1997.8.22.
3.卡林耐·亚历山德罗夫娜·格沃尔吉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研究员.《里海石油的代价是什么?》.俄罗斯《独立报》.1997,6,4
4.[吉] 雷斯别克. 阿巴斯诺夫:《区域水资源合作---一体化还是经济民主主义》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