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资料 » 环保技术 > 水处理 » 正文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2010年9月16日 来源:世界印染网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印染废水排放量约为每天3×106—4×10 m3,印染厂每加工100米织物,会产生3—5t废水,故由此而造成的环境破坏及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而要实现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印染行业的污染问题。印染企业生产的产品多种多样,以及生产工艺、使用助剂的多样性,使排放的废水水质也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1印染废水的特点


    1.1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


    印染废水所含的颜色及污染物主要由天然有机物及人工合成有机物质所构成。由于在印染加工中大量使用了各种染化料,这些染化料不可能全部转移到织物上,在水中有部分残留,使得废水的颜色深。不同纤维织物在印花和染色过程中使用的染料不同,染料的上染率不同,染料的残留形态也不同,致使排放废水的颜色也不相同。近年来,随着大量新型助剂、浆料的使用,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性降低,处理难度加大。


    1.2水质变化大


    印染废水是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种废水混合后的总称。印染废水排放与企业生产织物品种,数量及所选用的染料等多种因素有关,水质变化大,在所排放的废水中,COD高时可达2060—3000mg/L,且BOD与COD之比小于0.2,可生化性差。


    1.3 pH值变化大


    由于不同纤维织物在印染加工中所使用的工艺不同,在染色或印花中为使染色溶液和印花色浆更好地上染到不同织物上,需要在不同pH值条件下进行染色,因此,不同纤维织物在印染加工中所排放废水的pH值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由于棉及其混纺织物印染加工中很多工艺都需要加人碱,造成废水中pH值较高。


    1.4水温水量变化大


    由于印染加工大多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致使排放废水的水温比较高,废水温度高对生化处理不利。另外。由于加工织物品种不同,所需要的染色温度和水量也不同,使排放的废水的温度和排放量不同。


    2 处理方法


    废水的处理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各种外力作用,把有害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称为分离法,包括吸附法、絮凝沉淀法、气浮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电渗析法、超滤法、磁分离法等;另一类是通过化学或生化的作用,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或可分离的物质,后者再经过分离给予除去,称为转化法。转化法包括化学转化法和生物转化法。化学转化法有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化学沉淀法和电化学法。生化转化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等。


    2.1絮凝沉淀法


    絮凝沉淀法是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物化处理法。在废水中加人一些电解质作絮凝剂,改变胶体粒子表面电势,或改变分散介质中电解质的浓度与价态。以影响胶体之间的排斥位能。溶液中电解质浓度增大时,双电厚度减少,颗粒之间吸引能逐渐增大,颗粒发生聚集而沉淀。常用的絮凝剂有无机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等。


    在染料废水中投加铝盐、铁盐等絮凝剂,使其水解形成带高电荷的羟基化合物,它们对水中憎水性染料分子如硫化染料、还原染料、分散染料的混凝效果较好。而对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特别是对小分子量、单偶氮键、含有数个磺酸基的水溶性染料的混凝脱色效率较差。硫酸亚铁对带一SO, 、一OH、一NH 、一X等基团的染料分子也具有较好的混凝脱色效果。这主要是由于亚铁离子可以与上述基团的未共用电子对发生配位反应而形成大分子鳌合物,降低了水溶性,在染料废水中呈胶体状态,进而通过硫酸亚铁水解产物的混凝作用被去除。在含水溶性阴离子染料的废水中投加镁盐,在碱性条件下可形成化学絮凝。pH对镁盐的混凝作用影响很大,一般要求pH>l 1。含磺酸基团的染料脱色效果优于含羧酸基团的染料,这些阴离子基团容易成为氢氧化镁的吸附作用点。


    2.2 吸附法


    在染料、染色废水处理中,吸附法主要应用于预处理 少水处理主体装置负荷,回收有机物质)和深度处理(提高处理水质量,满足回用水水质要求)。主要吸附剂有白土、硅藻土、磺化煤、粉煤灰、木炭、活性炭、珍珠岩、甲壳、纤维素、树脂等,其中常用是活性炭和树脂吸附剂。吸附作用发生在固液两相界面上,固吸附剂对溶质的作用不同,产生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


    2.3废水焚烧处理技术


    近10年来,精细化工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用焚烧法处理高浓度含盐染料废水,引起人们注意和兴趣。发达国家把高新技术应用在焚烧技术的研究上,使焚烧技术迅速发展,为化学工业高浓度有机废水焚烧处理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


    2.4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处理染料、染色废水是很复杂的过程,主要依靠两个阶段:在吸附阶段,废水水中的胶态物质及一些溶解性的有机物能被其所吸附,而且吸附阶段同时还进行吸收和氧化作用。在氧化阶段,微生物通过氧化、还原、合成等过程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继续吸附和吸收溶解物质。吸附达到饱和后,污泥失去活性,经过氧化除去吸附的有机物后,污泥重现活性,恢复吸附和氧化能力。


    2.5生物处理技术


    好氧生物处理是染料、染色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在有氧情况下,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活性污泥吸附、氧化、还原、合成过程,把有机物氧化成简单无机物。好氧法处理效率高、速度快、比较经济。


    厌氧法是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酸性发酵和碱性发酵两个阶段的厌氧分解完成代谢过程,即在产酸微生物作用下有机物转化为低级脂肪酸、醇、氨、二氧化碳等中间产品,而后在甲烷细菌作用下再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厌氧法代谢速度慢、停留时间长、容器体积大、消化过程复杂、影响因素多、对过程参数控制严格、有安全问题、工程造价高,而且厌氧代谢受氧体是有机物及硫酸盐、硝酸盐等含氧化合物,容易还原,有机物氧化不完全,处理水质不够稳定,一般用于有机污泥或高浓度废水处理。


    2.6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是染料废水脱色的主要方法。废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通过化学反应被氧化为无毒的物质,或者转化成容易与水分离的形态,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化学氧化法分为空气氧化法和药剂氧化法。(1)空气氧化法。空气氧化法是以空气为氧化剂。常用的实例是空气氧化除铁。地下水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溶解性亚铁离子,可以通过曝气,由空气中的氧气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再与水中的OH一作用形成氢氧化铁沉淀而得到去除。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当然是最经济的方法,但是由于通常情况下氧气的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因此,通常需要借助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这种方法称为湿式氧化法,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最完全的氧化技术。一般温度控制在200~3000℃,压力10~20MPa,在这种条件下,几乎所有的污染物都被氧化到二氧化碳和水。(2)药剂氧化剂法。水处理中常用的氧化剂有双氧水、高锰酸钾和氯化试剂包括氯气,液氯,漂白粉,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等。氯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主要是用于氰化物、硫化物、酚类的氧化去除及脱色、脱臭、杀菌、防腐等 。低毒性含氰废水的处理可以采用碱性氯化法,这种方法在国内外己有较成熟的经验。氯氧化法主要用于医院污水处理、无机物与有机物氧化、废水脱色除臭等。


    2.7高温深度氧化处理


    染料、颜料废水中许多污染物浓度很高,毒性大,难以生物降解,普通生物物化法处理不但成本高,且难以奏效;而高温深度氧化处理则可以最终去除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物。但是,高温深度氧化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应尽可能回收处理系统余热,变废为利。同时应在高温深度氧化方式和装置结构等方面发展新技术,以达到最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目前废水深度氧化主要有湿式空气氧化,超临界水氧化和焚烧技术。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