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病菌和有毒物质,必须在经过有效的处理
净化措施之后,才能够排入下水。
●为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医院必须就地处理,严禁将医院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应当根据医院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水污染程度和地区差异,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产生,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全面考虑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应当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
医院污水处理的流程是怎样的?
一、 污水净化
用医院污水处理设备拦截、 打捞漂浮物;沉淀分离悬浮物;并通过生物氧化使微生物降解,让处理后污水理化性达到排放标准。
二、污水消毒
污水消毒主要是杀灭污水中病原微生物。国内外通常用氯或氯的化合物作为消毒剂投入水中水解成盐酸、次氯酸等有效氯来进行杀菌。常用氯消毒剂有液氯、漂白粉,也可用制氯机电解盐水产生次氯酸。
液氯属严控有毒物品,购买手续环节多,因其有效氯含 量、杀菌效果高于漂白粉且操作简便,为许多排水量不大的医院首选。使用中,液氯通过真空投氯机水射器与水混合形成水化氯,进入接触消毒池与污水混合消毒。
液氯的投放量需要有效控制。投氯量过小,灭菌效果差。投氯量过大,则会腐蚀管道设施,造成氯污染。一般来说,一级处理投氯量约在 30~50mg/L,二级处理约在15~25mg/L,实际投氯量根据余氯检测结果调整。
液氯接触皮肤、粘膜,可致化学性灼伤。因此,氯瓶需防爆、 防高温。氯气蒸发为吸热过程, 蒸发量大时产生冰冻,发现泄漏可用湿布包裹或喷水临时处置,严重时推入近旁碱水池。 氨水与氯气作用形成氯化氨白烟,可用于检漏。
三、污泥无害化处理
这道程序主要是对化粪、沉淀、生化处理池所排污泥采用消毒、发酵、焚烧方式进行杀灭病原微生物处理。为使排污系统有效工作,污泥需定期清理。清理时间,化粪池在3~7个月以上,调节、沉淀、生化池,视淤泥沉积情况来定。
化粪池兼有沉淀和消化作用,能厌氧发酵使污泥熟化。在化粪池中,沉淀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厌氧产酸菌作用下被分解40%~50%,病菌、蠕虫及虫卵被部分杀灭。
各池中清理出的污泥,可用氯水消毒或用生石灰混合使pH值达12,存放7天后排除,也可堆肥发酵,利用无氧条件下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分解有机污染物,产生高温杀灭作用。
四、 排污检测
污水处理站化验人员检测处理后污水余氯和pH值, 其余由环保、防疫部门检测。余氯,污水站当班人员每日至少检测两次;粪大肠菌群,专业人员检测每月不少于1次;肠道致病菌,专业人员检测每年不少于两次;检测余氯常用的方法是邻联甲苯胺比色法。pH值测定,可使用精密pH值试纸检查。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