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5日从中科院微电子所了解到,该所和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江南分院联合研制的常压等离子体共性技术设备在绍兴通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鉴定,该设备应用于棉布轧染的前处理流程,可节能减排约30%。
据课题组负责人王守国博士介绍,按传统工艺,棉布在纺织染色印花前需经过退浆等工序,通过添加强碱进行高温蒸煮后用水洗涤,产生含大量化学需氧量(COD)的废水,工艺能耗高,对环境污染严重。
应用常压等离子技术处理后,棉布在轧染的前处理过程可省略或缩短退浆煮练等过程,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水资源浪费和化学污染物排放。同时,该技术对于改善纤维染色印花性能、提高色牢度、去除甲醛及过敏性气体等也有明显效果。
据了解,此次工业用常压等离子技术处理设备的成功研制,是推动等离子技术在纺织印染工业生产领域广泛使用的一大突破性进展。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和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江南分院自2004年开始合作研发常压等离子体设备以及纺织应用技术。经过5年的努力,已研制成功了平幅、连续、大功率、高效的常压等离子体工业化设备样机。目前,常压等离子体示范实验基地已在位于绍兴的中纺院江南分院建成,并实现连续稳定运行。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