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负荷的日益增多,供电容量越来越大,节约用电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世面节能器的研究,验证了电容作为补偿器能否省电的问题。
[关 键 词] 电容 移项 铝盘转矩 损耗
作者简介:高秀梅 女 理学硕士 电气工程系讲师
1 引言
电容器是由两个极板与极板间的介质构成的,因此使得电容器在结构上比电阻相对复杂。电容根据结构的需要,其外形几何形状不一、体积大小不一、封装模式不一、外表颜色多样化等,都使得人们对电容器多少有一种神秘感。而真正对电容元件产生神秘感之处的应该是电容器所具备的电气特性和电容器在电路中各种奇妙的作用。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能禁止直流成分通过、提供交流电流通路;在直流电路中,则能阻断直流电流而给交流信号电流提供通路;在各种延迟电路中,能够充分地施展自己的冲放电特性;在高功率电路中,不但可以储能,还能够以显著的移项特性有效提高功率因数等。
电容元件与电阻相比较,在电路中的工作状态上与电阻不同,电阻在电路运行中一直在一定的电流下工作着,然而电容器在某些电路结构中不一定在电路通电运行过程中都在起作用,而是期待着电路某种事件发生时刻才发挥自己的作用。如果所期待的某种事件永远不发生,那么该电容也就永远处于不起作用的状态;有些电容元件只是在电路电源加入或断开的瞬间起作用,而在电路得电运行过程中便不再起作用,无论运行时间长短。
2 移项电容
移项电容是电力系统中用来改进电力系统和设备功率因数的电力电容。它的主要用途是提高电力系统与电力设备的功率因数cosφ,通常是将它并联于电力系统或电力设备的两端,以补偿一般工业用电电流对电压的滞后效应。
2.1移项原理
图1中,C为移向电容,L为感性负载电感线圈的电感量,R为感性负载电感线圈的直流等效电阻。在开关S断开时,即未并入移项电容C时,矢量图中的总电流I 0 滞后与电源电压U的相位角为φ1;当开关S闭合时,即并入移项电容C时,矢量图中的总电流I滞后于电源电压U的相位角为φ2,明显减小。

从矢量图中可见,电流对电压滞后的相位角由φ1减小φ2到,显然因为φ2<φ1,所以cosφ2>cosφ1,即,大大得提高了功率因数cosφ;再则,并联电容后使电路中的总电流由I0减小到I,那么电容的补偿电流为Ic为
Ic=I0sinφ1-Isinφ2
并联电容后的无功功率Q为
Q=UIC=U(I0sinφ1-Isinφ2)
该电力系统或电力设备的无功功率P为
P=UI0cosφ1-UIcosφ2
将上两式联立消去I0与I得
Q=P(sinφ1/cosφ1-sinφ2/cosφ2)=P(tanφ1-tanφ2)
并联电容后节省的视在功率S为
S=UI0-UI=P(1/cosφ1-1/cosφ2)
2.2对移项电容的研究发现
⑴能有效地使电力系统或电力设施的功率因数cosφ得到提高和改善。一般可使功率因数cosφ由0.65提高到0.9以上。
⑵减小了输电线路的有功损耗。由于移项电容并入后电容电流的补偿作用,使线路的总电流减小,从而可减小线路压降和有功损耗,减小线路空载与满载间的电压波动。
⑶可提高原有电力设备的有功利用率。由于移项电容并入后使线路的视在功率减小,所以可提高原有电力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等)的有功利用率。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