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节能减排成为各方争论焦点。
12月18日,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为此专门召开了一次内部的研讨会,主题聚焦“中国水能源的开发”。而小水电的CDM项目,在会上被众多官员、专家认定为中国未来节能减排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渠道,小水电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效果明显。
据与会的中国水利部水电局局长田中兴介绍,按照2008年全国6000千瓦时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49克/千瓦时计算,我国小水电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600多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亿吨、二氧化硫排放70多万吨。
“国内小水电CDM项目与国际合作,大有可为。”与会的国际小水电中心主任、国际小水电组织秘书处总干事刘恒表示。
国际小水电组织(中心)是联合国组织和我国政府共同倡议的,1994年成立的由六十多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小水电组织,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机构。
在研讨会间隙,本报记者专访了刘恒博士。
小水电成CDM“主力军”
《21世纪》: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哥本哈根召开,关于节能减排方面大家都把焦点更多投向了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核能等,提到水电的并不多,尤其是小水电,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恒:的确,目前国际组织上谈得比较多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这些能源在技术上正在逐渐成熟,但其成本上还是相对较高的。水能尤其是小水电,在成本方面有优势。事实上,小水电在减排方面,已经成为了主力军。
欧盟在其公布的可再生能源白皮书中明确曾提出,到2010年欧盟各国要新建600万KW的小水电。据我所知,目前欧盟国家小水电的年发电量为40太瓦时(1太瓦时等于10亿千瓦时),其环境效益非常明显,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5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21世纪》:会上有专家介绍,小水电在全球的CDM项目交易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刘恒:没错。根据《京都议定书》,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执行“灵活市场机制”来完成减排任务,其中就包括清洁发展机制(CDM)。而这一机制与发展中国家相关。由于CDM利用的是当地水能资源,资源和用户也都在当地,所以从《京都议定书》生效以后,水电项目是最为常见的CDM项目类型。有数据显示,到2009年11月,全球共有5604个CDM项目进入开发阶段,其中水电项目1306个,约占全部项目的四分之一。
另一方面,小水电CDM项目发展快,也是跟自身的特点有关系的。现在做CDM项目,大水电审批起来很难通过,因为大型水电项目一般都要涉及到移民、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相比较而言,小水电通过审批的成功率就比较高一些,因为它本身的环境影响可控,不会产生大规模移民。相应的负面评估可能就比较少,比较容易通过联合国碳交易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的(EB)审批。
《21世纪》:您怎么判断这次哥本哈根会议对未来水电CDM项目,尤其是小水电项目的影响?
刘恒:小水电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京都议定书》在2012年到期,欧盟在承诺期之外还会继续做这个。我们做过预测,2012年全球碳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中国未来小水电开放容量为9800万KW,假设10%符合CDM规则,则将减排220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我们再算一笔账,假定一个水电CDM项目装机10MW,年运行小时数为400小时,则年均发电量为4000万千瓦时;这个电站每年售电收益为960万元;若该电站成功注册为CDM项目,可实现碳减排约35000吨,每年可获得近300万元额外收益。
不过,因为美国的因素,这次哥本哈根谈判的最终结果并不明确。因此,我们对于CDM保持谨慎的乐观。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