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晟环保氨法脱硫:氨法脱硫引领燃煤烟气治理走向创新之路
我国是燃煤大国,SO2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先后引进10多种脱硫技术,大部分属于石灰石—石膏工艺。这一工艺在脱硫的同时不仅产生大量的固废石膏,不符合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而且工艺单一,让同质化脱硫公司间恶性竞争,致使部分脱硫工程质量下降,环保隐患增多。
我国对氨法脱硫技术的探索,始于上世纪90年代。2001年,国家将氨法脱硫技术列入863计划能源领域课题。其后组织专家组依托在天津碱厂建设的工业化装置,对863计划课题“可资源化烟气脱硫技术”进行验收。国家也提出我国应建设大型氨法脱硫示范工程。在随后的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中,我国继续对氨法脱硫技术的完善给予支持。
以山东明晟化工工程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民营科技力量,主要依靠企业投入和滚动发展,从小机组做起,逐渐做大,克服了氨法脱硫技术的堵塞、腐蚀、气溶胶、氨逃逸等一系列难题。明晟环保采用化肥行业的产品液氨或废氨水为脱硫剂,脱除烟气中的SO2并转化为
(NH4)2SO4化肥,没有固废和废水产生。与石灰石脱硫工艺相比,该技术脱硫效率高,对煤种的适应性强,还可显著降低能耗和减少碳的排放。在10多年的时间,已有近百家燃煤(热)电站采用,实现了氨法脱硫技术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最大烟气处理规模已超过国外最大装置。
氨法脱硫工艺虽然起步晚,但已经成熟。相对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来说,氨法脱硫可较容易实现98%以上的脱硫效率,并可与SCR等脱硝工艺共用氨供应系统等,且副产品(NH4)2SO4利用价值相对较高,经济效益明显。通过大量、高价值的副产品生产,氨法烟气脱硫可以获得卓越的运行效益。
氨法以氨为原料,其形式可以是液氨、氨水和碳铵。目前我国火电厂年排放SO2约1000万吨,即使全采用氨法脱硫,用氨量不超过500万吨/年,供应完全有保证。氨回收法脱硫装置的运行过程即是(NH4)2SO4的生产过程,每吸收1吨液氨可脱除2吨SO2,生产4吨(NH4)2SO4。(NH4)2SO4作为副产物可以直接销售,甚至是做有机肥、复合肥使用,前景相当可观。
氨法处理脱硫量大,适用范围广,设备较简单,即可满足大型电厂的使用要求,也更容易实现旧锅炉的改造,可大幅提高脱硝效率。明晟环保的第六代氨法脱硫技术已发展的相当成熟,现在已经应用的领域包括燃煤锅炉自备电厂、化工企业、焦化企业、碳素企业、造纸企业等等。
明晟环保凭借几十年的化工经验,以实体工业求发展,以低碳经济、变废为宝为理念,从根本上解决了高耗能和二次污染问题,使超低排放科技化、系统化。
明晟环保愿与社会各界联合起来,共负社会和历史的责任,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