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所有产业都面临严峻形势,太阳能产业也未能避开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的冲击。尽管2010 年形势可能好转,但也不会一帆风顺。
需求回到增长轨道,但利润不见上升
iSuppli 公司预测,2010 年全球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将增长68%,达到8.6GW。这意味着,随着全球经济衰退减弱,以及更多的地区和领域出现需求,光伏市场增长速度将回到危机前2008 年的水平。
但是,2009 年价格大幅下滑。如图1 所示,晶体硅组件平均价格下降38%,太阳能单晶片价格下跌50%,多晶硅现货价格锐降80%。iSuppli 公司认为,这代表价格的永久性下降,将使光伏产业变成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弱者出局,只剩下少数几家企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其主要启示在于,业内厂商将需要继续加快削减成本,努力跟上价格下跌步伐,适应利润率不断压缩的局面。图2 所示为多晶硅、电池/组件厂商,以及至少参与产业链四个节点的综合厂商的营业利润率情况。
iSuppli 公司的分析结果显示,继2009 年大部分时间亏损之后,厂商在第四季度恢复盈利。预计2010 年获利情况将继续改善,但不会回升到经济衰退之前的水平。iSuppli 公司预测,光伏产业多数领域的平均利润率将在2010 年第四季度前回升到10%以上。但是,供应过剩的多晶硅领域的扭亏步伐将落在后面。
驱动降低成本计划盈利情况改善的主要因素,是追上价格下跌的速度。
光伏系统价格不会象组件价格跌得那么快
2009 年,光伏系统的平均价格下跌11%左右,而晶体硅组件的平均价格重挫了38%。iSuppli 公司预测,2010 年光伏系统的价格将下降10%,组件价格将再下跌20%。
似乎有三个因素导致这种价格下降速度的差异。其一是系统平衡(BOS)器件以及安装相关的成本,即工程、采购和建筑(EPC),下降得比较缓慢。另一个原因在于安装业务的分散性特点,导致其节省成本的积极性不强。第三个原因与第二个有关,事关国家为鼓励光伏发电项目而提供的优惠政策,如优惠的长期收购电价(FIT)、折扣与税赋优惠,这些因素帮助系统价格保持在较高水平。与最后一点有关的是,项目开发商和安装商只需向系统所有者展示诱人的投资回报(ROI)和回收期就能做成生意,不必提供最低的价格。
FIT 导致不确定性
德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家,现在该国的太阳能产业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像西班牙在2008 年采取的做法一样,可能进一步降低FIT 的威胁已导致德国市场的光伏系统需求大增。估计德国2009 年占全球总体光伏系统装机市场的50%。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