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开始,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节能灯,倡导节 约用电。前年我省推广290万只高效节能灯,去年的任务是400万只。 节能灯在推广的同时,少有回收,数量众多的节能灯在使用寿命到期 后如何处置,成为一大难题。
节能灯的隐性危害
节能灯发光效率是白炽灯的5倍,同样亮度下可节电80%左右,使 用寿命一般是普通白炽灯的6到8倍。近年来,随着节能宣传的深入, 节能灯节电概念深入人心。同时,在国家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下,节 能灯价格大幅下降,一时购买者众多。2008年,全国共推广节能灯6200 万只,2009年,国家6亿元财政支持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2亿只。
然而,节能灯的隐性危害却少有人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 家刘虹曾表示,1毫克的汞浸入地下会造成大约360吨水的污染。目前 生产使用的节能灯管中,基本都含有汞,一个节能灯灯管平均含有0.5 毫克汞,汞在常温下即可蒸发,如果随意丢弃,废弃灯管破碎后会立 即向周围散发汞蒸气。按规定,汞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1毫 克/立方米,因处理不当造成节能灯破碎,可使空气和水中的汞含量严 重超标,成为人体的隐形杀手。
市民多不知其危害,回收渠道不畅
节能灯寿命一般在8000小时左右,若按每天使用5小时计算,可 使用4年时间。两年时间我省推广近700万只节能灯,4-5年后都将被 废弃。记者就废弃节能灯的处理采访了很多市民,他们表示,只知道 节能灯省电,至于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既没有看到任何宣传,产品 包装和说明书上也没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回收处理说明等信息,用 坏了就直接扔掉。家住文艺路的余先生告诉记者,节能灯坏了就扔是 很平常的事,他们小区里就有乱丢乱扔及打碎的废灯管,大家也没觉 得有什么不妥。
2008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危险废弃物目录》中第六条规定,家庭 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荧光灯管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西安市 环保局辐射固废处副处长陈忠泽表示,西安尚未出台针对废弃节能灯 回收及处理的政策规定,城市生活垃圾也没有建立分类机制,废弃的 灯管只能是随生活垃圾一起处理。据西安市三民村垃圾处理中转站工 作人员介绍,城市生活垃圾运到中转站后,他们是直接压缩后再运至 填埋场填埋。这将带来环境污染方面的隐患,以这两年推广的节能灯 计算,即便只有1/10废弃灯管的汞流出,也会造成近1.3亿吨水污染, 如果释放出来的一部分汞进入大气,将造成更大范围的危害。
采访中,尽管有些市民知道废弃节能灯对环境易产生污染,但因 为没有回收渠道,只能暂放在家中。记者发现,很多小区均没有设置 诸如废电池、废弃灯的回收箱,废品收购站也不回收,一些街道办工 作人员表示,节能灯发放时小区住户都会来领取,但用旧的节能灯基 本上都是居民自行处理。我省负责节能灯推广的高效照明办公室工作 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暂时只负责节能灯的推广工作,省发改委环境资 源处续处长亦表示,我省废弃节能灯的回收工作尚未开展。
应尽快建立回收渠道
省发改委环境资源处续处长介绍,目前我省的节能灯回收工作, 正处于专家调研阶段。有市民建议,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市民群 众了解废弃节能灯处置不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从而普及节能灯回收 意识。同时,在居民小区、商场、超市等地方广泛设置回收箱,方便 收集,并促使市民逐步养成回收废节能灯的习惯。
相关专家表示,解决废节能灯回收问题,离不开相关政策法规的 制定和完善。国外治理节能灯的回收,对回收责任在法律上进行了明 确,我国在鼓励生产和使用高效节能灯具的同时,应明确生产者、销 售商和使用者的回收责任,设立回收处理专项基金。此外,政府相关 部门应建立起完善的废物分类回收处理体系,保证废弃节能灯管有渠 道被分类回收,并建立废弃节能灯管处理系统,确保被回收的节能灯 能够得到安全地处理,同时鼓励和支持废弃节能灯处理的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和再利用技术。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