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国际资讯 » 正文

中山多举措力争率先完成国家生态建设试点创建任务

发布时间:2010年1月22日 来源:新快报

....

  常务副市长邓小兵表示,力争率先完成国家生态建设试点创建任务


  2008年度总量减排和珠江综合整治考核排名全省第一;市委市政府荣获2003至2007年度广东省环境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市环保局被评为广东省2003年至2007年度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先进集体。


  2009年,举全市之力通过了全国生态市的考核验收,原定2年完成落实的一号议案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落实目标任务85%以上。


  近年来,中山环保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环保责任考核连续5年排名全省前列。2010年是十一五环保规划和总量减排及珠江综合整治责任总考核的最后一年,也是促进十二五各项环保工作上水平、上质量的关键一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邓小兵表示,今年中山将做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方案的编制,力争下半年启动创建工作,率先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创建任务。


  落实1.2亿元专项补贴


  去年底,市总量办两次对各镇区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预核查发现,部分镇区首期污水处理厂存在管理不到位、设备和仪器运行不稳定、数据联网未验收等问题,导致以上各镇污水处理项目未能纳入全市总量减排项目。而东升、东凤、神湾、港口、民众等5镇存在首期管网分期建设、支管建设滞后等问题,污水量较多的片区未能优先铺设收集管网,导致进水水量未达到设计能力的50%,且浓度未能达标。对此,市长李启红在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上强调,今年要着重推进污水处理主体工程扩建和配套管网建设,确保所有镇区首期生活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建设在5月底前完成,进水量和浓度达到设计规模要求;确保有二期扩建任务的镇3月底前动工建设,年底前投入运行并通过环保验收。据了解,今年财政已经落实1.2亿元专项经费,继续对镇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和配套管网二期工程给予补贴。


  日处理污水将达95万吨


  2009年“两会”上,陈品嵩等人大代表提交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我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议案,被确定为市人大一号议案。该议案提出,当前突出问题是解决管网建设进度,不能让污水处理厂成为“摆设”,保证2010年底实现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5%。如今时间过半,任务过半,2010年底确保完成人大一号议案提出的目标,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95万吨/日。


  目前,中山城区中嘉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和珍家山污水处理厂已建设完毕并投入运行,18个镇区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全部通过环保验收,率先在全省实现镇镇都有污水处理厂,中山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体系基本建立,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5.5万吨/日。邓小兵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建设,确保板芙、大涌等8个镇污水处理厂二期(总规模大19.5万吨/日)扩建项目3月底前动工建设,年底前投入运行并通过环保验收,确保完成一号议案实施方案的工作任务。


  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对于生态市的后续工作,邓小兵指出,要认真总结创建全国生态市的工作经验,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各部门、各镇区都要列入议事日程,做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方案的编制,力争下半年启动创建工作,率先完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创建任务。特别是24个镇区环保分局,认真落实环保领导责任制,将各项目标分解到镇区、到部门、到企业,层层落实。各部门、各镇区要抓紧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规划工作,提速生态镇、生态村、环保诚信企业和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将总量减排、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跨界河流水质变化等指标,纳入各镇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并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奖惩机制,对环保工作业绩突出的要给予表彰奖励;没有完成环保目标任务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记者 杨晓霞 通讯员 李耀松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