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国际资讯 » 正文

芬兰:能源小国转变为最具竞争力国家的奥秘

发布时间:2010年2月3日 来源:

....

    什么是芬兰?2009年11月16日,赫尔辛基市Finpro公司发展财务官Helena Saren打开PPT演示的答案是:蓝天+碧水+森林。   

    这和诗人郭沫若在19世纪50年代访问芬兰时所见到的景象并无二致。当时郭老写道:“森林峰岭立,岛屿似星罗。”  


    芬兰无油无煤,国内能源资源非常匮乏。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个北欧小国顺利地实现了工业文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2000年以来,芬兰多次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芬兰的成功与其合理的能源利用结构有关,政府强力推动、企业研发持续投入以及民间力量不断呼吁,推动了节能减排技术利用。芬兰人笑称这是让马儿“少吃草”照样跑得快。   


    10多年没听说过有企业偷排被处罚  


    芬兰有“千湖之国”、“绿色金库”之称,支柱产业一直是造纸工业。上世纪60年代,许多河流、湖泊和海滩都遭受到污染。


    11月17日,在采访拉赫蒂科技园时,园区科学清洁技术发展部经理Johanna Kiloi-Koski专门讲述了当地治理一条湖的经过。在20世纪60年代,沿湖居民和工矿企业向湖里倾倒了大量污水和废弃物,一度是芬兰污染最为严重的湖泊之一。  
 

    严重的污染问题引起了政府和居民的重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当地对水污染治理进行立法,小企业污水排放在缴纳一定费用后可以经市政净水厂处理,规模较大的企业则必须建立自身的污水处理厂。经过15年的治理,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湖泊又恢复了秀美的景致,污泥产生的能源还可以反哺污水处理厂。   


    安装了治污设备,企业能否三天开、两天停,以节约运行成本?Kemira公司地区工业研发沟通交流信息部负责人说,“10多年,我没听说过有企业偷排被处罚过。”从1992年起,芬兰政府对工业企业实行环保许可制度,环保部门通过取样检测对水资源质量实行不间断监控,定期检查和维修供水系统和下水管道,一旦发现企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措施或要求法院和警方协助处理。   


    一座废物处理中心“吃”下城市所有的有害垃圾   


    19世纪90年代,一种独特的税种——“碳税”,正式在芬兰设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根据矿物燃料中碳含量收取能源税的国家。如今,芬兰每年收取的“碳税”近30亿欧元,约占芬兰整个税收的9%。  
 

    “碳税”实质是一种调节税,它通过向使用石油、煤这些化石燃料的企业征税,来补贴使用生物燃料的企业。从而,诸如沼气、泥煤等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开始有利可图。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