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检查屋面现场的排水系统是否完善,特别关注易发生渗漏的节点。如存在不足要做好改进工作。根据设计的屋面绿化形式,选择决定采用什么种类和型号的防水材料。实际施工中要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垂直升降吊机的安装和运行过程中要确保不损坏屋面防水,一般卷材屋面坡度最好在3%左右。种植面和建筑立面边缘,要有不少于40厘米隔离带。屋面的下水、排水观察孔、通气孔等处也应有20厘米以上的砾粒带或轻质物质带隔离。
植物的选择与固定
遵循植物多样性和共生性原则,以本地乡土常用品种为主,适当增加引种成功的外地植物。以生长特性和观赏价值相对稳定的低矮灌木、草坪、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等为主。选用植物要求抗风、耐干旱、耐高温、耐寒冷和抗酸雨能力强等抗极端气候能力强的植物品种。
选用易移植、耐修剪、耐粗放管理、水肥要求不高、生长缓慢的植物,可尽量减少日常枝叶修剪量,降低运输成本。应选择须根发达、根系浅的植物,不宜选用根系穿刺性较强的植物,防止植物根系穿透建筑防水层。对有一定高度的灌木类,采用花池、花钵或适当做地形堆土等形式栽培来固定住植物,或采用土层下支架固定。
栽培基质(土壤)的分解和流失
栽培基质(土壤)的分解和流失问题是屋面(顶)绿化的共性问题。由于轻质屋面绿化的人工栽培基质层厚度只有5厘米左右,因此,为保证栽植植物的健康生长,有效控制基质(土壤)的分解和流失就显得尤为重要。轻质屋面绿化栽培基质土层薄、重量轻,而长三角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下偶遇的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基质保持也非常不利。
栽培基质必须要有良好的稳定性,组成成分中要有一定比例骨料(不小于30%)。我们目前采用的比例为壤土:木屑:砾石=1誜2誜2。过滤层无纺布的厚度不能低于200克/平方米,边缘和接缝要严格按要求施工,搭接不少于10厘米。初期种植植被要有合适的密度,要能在2~3月时间内较快覆盖种植土层表面。每年开春后,植物恢复生长前要根据土壤损失情况,有计划地适当补充营养土。
蓄排水板与保湿毯的应用
合理选用屋顶绿化专用蓄排水板和保湿毯,是轻质屋面绿化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专用蓄排水板来解决集中降雨期的排水和干旱期的蓄水,而保湿毯则可以做到适量蓄水,在基质水分干燥的情况下,持续以水气的形式解决植被对水的需求。
根据屋顶面积大小和不同排水方式计算屋面排水量,从而选择合适高度和流量的蓄排水板产品。注意蓄排水底板的搭接,要做到安全牢固。保湿毯和过滤层不要混淆使用,保湿毯在蓄排水板的下层而过滤层在蓄排水板的上面,过滤层接缝要有10厘米以上,并用胶水粘合。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