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招商合作 » 正文

管理新知:加薪是好事,但如何才能皆大欢喜

发布时间:2010年1月30日 来源:《才富》

....


  程颐阳:作为企业来说,人工成本下降自然是好事;而作为员工来说,总希望工资多多益善,这永远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理想的结果是双方期望都向中间靠齐,彼此都满意。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企业加薪存在随意性,往往是老板的一句话就定了,缺乏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相应的配套制度,导致员工的不满。


  乔海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永远无法满足员工满意度,而只能降低员工的相对不满意。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企业,也不管是年薪百万的职业经理人还是普通职员,薪酬的满意度都不高,这是一个世界公认的事实。因此,确定一个让全体员工和老板都非常满意的薪酬方案是很困难的,能做到让大部分员工,尤其是对企业贡献度较高的员工满意就足矣了。


  加薪,怎样才能皆大欢喜?


  记者:无论企业还是员工,加薪都不是一件小事。那么什么时候该加什么时候不该加?加薪形式有哪些?


  苗懿:站在员工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业绩做得好的时候,每年年终的时候,薪酬都该有所调整哦。每个人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工作被认可,付出得到回报嘛。加薪最实在的当然是物质奖励,不过我们公司有些福利也不错,比如每年的优秀员工旅游也很吸引人啊。


  程颐阳:年终调薪在员工看来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企业老板却会很担忧。如果企业的薪酬水平在同行业或本地区足够高了,那么是否有上调的必要或什么时候上调、上调多少?就需要企业认真探讨。因为是不是加薪就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呢?这需要认真的市场调查后,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才能去操作。


  乔海彬:加薪的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动上涨,即企业在同行业上涨的压力下,在通货膨胀及员工要求下才被迫加薪,这样会使工资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另一种是企业根据市场形势及本企业状况主动上涨,给员工一个意外的惊喜,这样薪酬的激励作用就会有效发挥。因此,企业一定要把薪酬激励这个工具用好,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记者:如果一个企业的加薪形式是主动的,而又基本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不是老板一言定乾坤,那么是否可以说就能够做到让多数人满意或皆大欢喜呢?


  乔海彬:简单这么一说似乎很容易理解,但我个人认为,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运用多种手段、需要企业各种制度的配合才行,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薪酬调查。


  外部调研是解决工资外部不公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外部调查,有一个明确的比较数值,企业才能确定工资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加薪才能有科学依据。一般说来,企业薪酬水平要处于市场平均水平线以上,才能保证有竞争力。而通过内部调研,了解员工最关注什么,是高薪酬、高职务还是培训机会等,这样在具体设计时才能有的放矢。二是职位评估。


  通过评估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和重要性,可采用要素计点法计算出每个职位精确的点值,并依此划分职位等级和薪酬标准),根据岗位价值和对企业的贡献度加薪,才能解决内部不公平问题。三是绩效考核。


  职位评估解决的是职位的相对价值,对岗不对人;而考核解决的是员工业绩,对人不对岗。员工的能力和业绩会在考核上集中体现,这样依据业绩再来提升工资,用事实说话,员工不满意的情况会减少许多,老板也不会再为员工抱怨而挠头。四是工资结构的合理设计。


  改变以往薪酬等级是单纯的点值,把它变为一个区间,区间幅度适当加大,上下等级之间可以有一定的重叠。比如说:员工是五级工资,范围在1000~1600元,中值为1300元;经理是六级工资,范围在1200~1800元,中值在1400元。这样设计薪酬,员工经过努力有可能拿到1600,上司不努力只能拿1200,员工比其上级拿的还多,这样的薪酬才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改善工资结构还有一点是设计管理、技术双轨制,管理人员拿管理路线的工资,技术人员拿技术路线的工资。这样,高级工程师的工资有可能和总经理持平。双轨路线的薪酬结构,既可以极大地激励技术人员,又可避免把一流的技术人员变成不入流的管理者。


  五是公司文化导向。


  任何制度设计都离不开企业的文化导向,企业关注什么,价值观是什么,在绩效考核、职位评估等制度上都会突出体现,薪酬设计也不例外。加薪应向企业关注的重点、关键岗位倾斜,引导员工行为向企业期望的方向努力。同时,通过向重点岗位倾斜,企业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六是与其他制度相互补充。


  并非只有加薪才能提高员工满意度,通过内部调查,发现员工的关注点,有针对性的激励,效果会更好,如:良好的福利、合理的晋升、带薪休假制度、股票期权乃至良好的培训机会等,都有可能吸引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因此,企业要根据员工意愿,灵活运用其他制度,才能让员工最大程度的满意。七是合理核算工资。


  工资是刚性成本,企业要避免人工成本无限制上升,就要根据下一年度业绩增长预测,设定合理的上涨幅度。这样工资上涨和企业目标紧密相连,就有效避免了工资涨上去,利润降下来的情况。确定上涨总额后,根据上述原则,重点员工多涨一些,普通员工少涨一些,这样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人工成本,而且向员工传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薪酬是自己争取的,只有干得好,为企业创造价值,工资才能越涨越高。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