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填充砌块配置。填充砌块在密肋式复合墙板中与肋梁、肋柱共同工作,一方面,块体受框格的约束,另一方面,框格又受到块体的反约束,两者相互支持,充分发挥各自特点。填充块干密度为500 ~ 600㎏/m3,抗压强度大于2. 5MPa。导热系数小于0. 16W/ (m \ 5K) 。如现场制作墙板,填充块不宜过大,应满足搬运拼装方便,一般600mm×600mm。也不宜过小,否则拼装缝过多,影响墙板的承载能力。
墙板水平连接墙板通过连接柱或框架柱进行水平向连接。柱截面形式、配筋根据建筑物层数、地震设防烈度的不同通过计算确定。墙板两侧外伸钢筋在端头弯勾,并在柱内达到锚固长度。
墙板竖向连接墙板竖向连接主要通过销键孔完成。上下墙板钢筋在销键孔内搭接或焊接。销键孔的数量及销键钢筋应根据建筑物楼层水平剪力的大小具体确定。
楼板、楼梯板可根据建筑物的层数、地震设防烈度的不同选用预制板、密肋式复合板、现浇板等形式,通过连接梁或框架梁使墙板与楼板形成整体。
密肋轻型节能结构体系以板块装配,组体灵活。针对不同层数、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通过改变墙板肋梁、肋柱的间距及配筋以调整墙板刚度及承载力,并可通过改变墙体间连接柱( 或框架柱) 的截面及配筋调整整个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因此,可以打破传统的建筑模式,从而具有较强的结构适用性,密肋结构体系包括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 多层轻板节能建筑
适用于6~8 层住宅及宿舍、办公用房等。旨在代替几千年来沿用的秦砖汉瓦的传统模式,达到减轻建筑物自重,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增强保温节能效果,降低工程造价之目的。
2. 底框上部轻板节能建筑
主要适用于7层以下、底部1~2层大开间,上部5~ 6 层小开间的办公、住宅等建筑,旨在解决现有的底部框架、上部砖混结构抗震能力不足的问题。
3. 隔震大开间轻板节能建筑
主要适用于7 ~ 8 层的住宅建筑,旨在解决多用途建筑结构对设计的灵活性的需求,以适应建筑使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 中高层轻板框架节能建筑
主要适用于18 层以下的住宅、办公等中高层建筑,旨在代替或部分代替框架或抗震墙结构体系。
这几种新型结构体系还具有以下几个共有特点:首先,结构体系与保温隔热技术结合,既满足了结构受力的要求,又达到了保温隔热节能的效果,一举数得;其次,结构体系中的承重墙绝大部分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如果配筋合理,受力性能比过去传统住宅(如砖混结构)优越,抗震性能较好;第三,这些新型结构体系大部分采用模板保温一体化的免拆模板的体系,施工简便。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