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
实习毕业生来企业实习存在着各种心态,有的是为了完成学校安排的实践课程;有的是为了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有的是为了勤工俭学;还有的是为了就业……而企业的心态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有的是为了解决临时性的人才短缺,有的是拗不过情面被安插了实习毕业生……实习毕业生的目的和企业需求往往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一旦不能契合,就会南辕北辙。首先,企业在招聘中就应该了解清楚**的实习目的。例如,如果企业今年没有正式员工招聘计划,则在招聘实习毕业生时,一定要了解前来应聘的大四**的目的,并及时告知上述情况,因为这类**往往就业目的性很强,尽早沟通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实习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企业应该通过会议、培训以及各种沟通渠道,向实习毕业生宣传企业的目标和价值观,主动了解实习毕业生的期望,尊重他们的个性,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管理。
知识共享
实习毕业生掌握的新知识、具有的探索精神,能给企业带来创新冲击,是不容忽视的潜力。因此应建立共享性知识管理体系,不仅强调知识分享,更强调知识创造。企业愿意共享的态度,可以让实习毕业生感到自己没有被边缘化,受企业信任,从而获得有效的创新激励。企业可以引导实习毕业生积极参与经营和管理,适当向他们开放一些基层的专业岗位,利用他们的视角和实践体验来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还可以让实习毕业生独立参加一些小型业界活动,使其在交流中掌握行业知识;此外,企业还可以尝试让实习毕业生旁听基础知识、软性技能、行业趋势预测方面的员工内训,鼓励他们学习、提问,尽快熟悉公司基本业务。
用心培养
在实习毕业生的管理中,培养是重中之重。对实习毕业生的培养不同于一般员工的培训,其更强调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关怀度,挑战性也更大。企业通常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法:帮助实习毕业生制定职业规划,提供职业发展建议;为实习毕业生安排导师,导师以非正式的方式辅导实习毕业生成长及学习新的技能,通过自己的个人经验因材施教;为**多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工作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他们将好想法付诸实施提供各种便利;允许实习毕业生直接向管理层汇报,面对面沟通,这样可以帮助实习毕业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获得更多有益建议。
有效激励
有效激励的重要前提是科学的绩效考核。企业应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像管理正式员工一样,针对实习毕业生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实行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和方法,让实习毕业生管理从考勤到业绩都有章可循,并且得到及时、公平的评价和回馈。企业还可以尝试与实习毕业生签订实习协议,从工作内容、薪资、保密义务等各个方面,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规则的制定和明确,不仅规范了管理,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实习毕业生的责任感,强化了与企业的心理契约,这本身就是一种激励。
在物质激励方面,应改变以前“无偿使用”的观念,给予实习毕业生合理的报酬、适当的工作补贴,对业绩突出的实习毕业生还应该进行奖励。在精神激励方面,除了口头、书面的表彰外,在平时工作中,领导和老员工多多给予肯定和关心,热情邀请实习毕业生参加员工活动,都会极大地激励实习毕业生的工作干劲。
关系维护
在实习期结束后,企业可以举办实习毕业生离职座谈会,获取他们对实习和企业工作的反馈意见,这对于企业改进管理必定大有裨益。同时,企业还应和已离职实习毕业生保持密切联系,让实习毕业生作为公司的校园大使,宣传企业形象,传达企业理念。
谁能抢先一步网罗人才,谁就能抢得先机。在人才争夺战场前移到实习毕业生的今天,各位HR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