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资料 » 环保技术 > 水处理 » 正文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工艺调试方法

发布时间:2010年7月20日 来源:中国环保技术网

....


  1.工艺参数内容:


  需确定的重要工艺参数有进水泵站的水位控制,初沉池、二沉池池排泥周期,浅层气浮处理量、加药量,生物接触氧化池溶解氧DO、温度、PH值、生物膜厚、微生物的生长状态及种类,二沉池泥面高度等。


  2.确定方法:


  进水泵站水位在保证进水系统不溢流的前提下尽可能控制在高水位运行。用每天排除大泥量的体积和集泥容积对比来确定排泥周期,排泥量体积小于集泥容积。浅层气浮处理能力由厂区所排污水量确定,PAC、PAM的投加量由实际混凝、絮凝情况定,理论与实际不太一样。生物接触演化池DO一般控制在 2~4mg/l之间、不需污泥回流、常温控制、PH值在6.8~7.2之间,微生物的生长状况及种类可由生物显微镜观察。


  (六)工艺控制规程:


  工艺操作规程主要是用来指导系统运行的,是工艺运行的主要依据,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各构筑物的基本情况;2,各构筑物运行控制参数;3,设施设备运行方式;4,工艺调整方法;5,处理设施维护维修方式。工艺操作规程应在运行工艺参数稳定确定后编制。


  (七)调试中的其他工作:


  污水厂要正常稳定的运行,还应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其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运行记录、设备、设施维护工作档案记录等,在调试过程中可分步完成上述工作。


  三、异常现象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在生物膜培养的初始阶段,采用小负荷进水方式,使填料层表面应逐渐被膜状污泥(生物膜)所覆盖;


  2.试运行中,应严格监测生物接触氧化池内DO、温度、PH值变化、微生物生长状态及种类;


  3.严格控制生物膜的厚度,保持好氧层厚度2mm左右,应不使厌氧层的过分增长,保证生物膜的脱落均衡进行;


  4.生物接触氧化在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在低、中、高负荷时,DO控制不当均有可能发生生物膜的过分生长与脱落,故应控制污泥负荷在0.2~0.3kgBOD5/kgMLSS之间;


  5.浅层气浮的加药处理出水水质应以满足生化设计进水水质条件为准,保证气浮加药的稳定以利于后续生化处理,因不同厂家生产的PAC含有大约6%~7%的Ca粉容易生化池泛白,经曝气反应生成CaCO3包裹生物膜的表面造成生物膜接壳致使生物膜严重脱落,影响生化的正常运行。同时因聚合氯化铝中AL3+、CL-对微生物的生长或多或少的抑制,建议投加聚铁,Fe3+是微生物生长的微量元素。


  6.运行前对所有设施、管道及水下设备进行检查,彻底清理所有杂物,以避免通水后管道、设备堵塞和维修水下设备影响调试的顺利进行。


  7.培菌初期,曝气池会出现大量的白色泡沫,严重时会堆积整个生化池走道板,这一问题是培菌初期的正常现象,只要控制好溶解氧和采取适当的消泡措施就可以解决。


  8. 运行后期发现二沉池出水带有絮状生物膜、并且从沉淀池底部污泥斗易翻团状污泥,故应尽快排出沉淀池底部污泥斗污泥,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


  四、调试总结:


  经过一个半月的调试运行,污水处理站各构筑物、设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整个系统运行正常、稳定。处理规模和出水水质均能达到设计要求,已通过省局相关验收验收。


  参考文献:


  杨学富.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处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

  张自杰.排水工程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雷乐成.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

  L.Van Dijk et al. Membrane bioparticl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new developments Wat.Sci.Tech.,1997,35(10):35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