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建议
加强监管 落实标准
靳瑞冬告诉记者:“建筑节能一直是大问题。我国从2001年开始制订建筑节能标准,2003年强制实施。标准很多,但落实起来非常难。推行建筑节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积极的政策和鼓励机制、市场推动不足等。”
白胜芳说,我国在建筑遮阳方面早有标准,一是遮阳工程技术标准,一是通用标准。在建筑设计时需按照标准执行,而相关产品标准是对性能和使用材质进行了规定。今年国家住建部还将进行建筑遮阳的标准编制和应用的研究,并将制定出建筑遮阳技术指南。
虽然建筑节能是强制性的,国家也建立了图纸审查、验收等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但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大多数的开发商考虑的是成本,购房者也基本不考虑节能问题。
“在2005年建设部搞了建筑节能检查,设计阶段达标率为53%;2006年、2007年,国家落实节能减排的强制性任务以后,监督、检查措施,在设计阶段,新建建筑的节能达标率占99%,施工效率是90%。但是这个数字并不说明我国现在新建建筑都很节能,这只是来自几个大城市的抽样调查,大多数的中小城市、村镇都不含。因此,虽然国家强行地推行建筑节能,但覆盖面仅限于大城市,真正的节能建筑是有限的。”靳瑞冬说。
让公众感受到节能建筑的舒适和健康
刘克峰说,建筑节能要增加成本,但居住者无法明显感受到。加上我国能源还比较便宜,“特别是在家里,一套节能设备好几千元钱,一度电才几毛钱,算投入产出比,可能是亏钱的”,一些居住者不愿意单独为节能“买单”,这需要通过教育来改变观念。
“单独强调节能可能不容易让客户买单,但强调舒适,反而比较容易让客户埋单。因为舒适,客户很容易感受到。因此,应考虑节能绿色带来的其他方面,如舒适和健康。”刘克峰说。
建立市场激励机制
“节能建筑需要投入较大,目前城市高房价主要考虑的是位置。而不是节能,开发商的建筑节能积极性没有被激发出来,对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不利。”靳瑞冬说,国家应对建设节能建筑的开发商优先获得土地,减税免税等优惠待遇。
靳瑞冬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速度也很快,如果现在不抓紧节能建筑的话,很快,我国建筑高能耗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我国建筑节能潜力也很大。
靳瑞冬表示,国家应建立市场的激励机制,从税收减免、土地优先取得等方面来激励开发商建设节能建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