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化学氧化技术
电化学氧化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污染物在电极上发生直接电化学反应或利用电极表面产生的强氧化性活性物质使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转变。李玉明等人[5]采用三维电极固定床技术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槽电压为12V,液体催化剂量为1500mg/L、反应时间为60min、pH为3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62%。在三维电极电解体系中以及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能产生活性中间体H2O2,但是在碱性条件下,Fe2+很快便生成絮体,影响了其进一步与H2O2生成Fenton试剂的反应,导致随着pH的增大,COD去除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总体来说,该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同时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技术文档。
(4)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是由光能引起电子和空隙之间的反应,产生具有较强反应活性的电子(空穴对),这些电子(空穴对)迁移到颗粒表面,便可以参与和加速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光催化氧化法对水中酚类物质及其他有机物都有较高的去除率,且能耗低,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这种方法还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2.4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是一种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用水泵给含盐水溶液或废水施加压力,以克服自然渗透压及膜的阻力,使水透过反渗透膜,将水中溶解盐和污染杂质阻止在反渗透膜的另一侧。周红等人[6]采用MBR+RO的工艺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结果显示产水COD<10mg/L,脱盐率达到90%以上。反渗透技术只是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了浓缩,对污染物并没有分解去除的作用,产生的浓水通常得不到妥善的解决,而且使用中由于进水的水质不同,膜极易受到污染,因此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应当谨慎使用[7]。
3焦化废水回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提出,国内焦化厂对焦化废水的回用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尝试。主要回用方式包括湿熄焦、高炉冲渣、煤场抑尘用水、烧结混料用水,也有厂家用反渗透技术将焦化废水处理后回用作为工业给水。表1是国内焦化废水回用的一些基本情况。
3.1一级达标废水的回用
(1)二次污染
采用湿法熄焦的焦化厂将生化处理后的废水用于熄焦处理,由于国内焦化厂生化处理后出水的COD、氨氮含量仍然较高,回用于湿熄焦、高炉冲渣时必然会使废水中的氨氮及部分有机物散发到空气中,感官刺激强烈,形成较大的二次污染;一些钢厂对焦化废水引入烧结混料工段也做了一些尝试,污染物在之后的高温加工工段可以得到部分炭化分解,减少了二次污染。运行中反馈的主要问题是焦化废水的气味使得工作环境变差,同时废水的含油量不稳定对添加水喷头有影响。太原钢铁厂将传统A/O系统改造强化后出水达到一级排放标准,部分废水回用于高炉冲渣,现场基本闻不到刺激气味。因此,降低废水COD及氨氮浓度会大大改善回用中对操作环境的不良影响。有焦化废水需要处理的单位,也可以到污水宝项目服务平台咨询具备类似污水处理经验的企业。
正常情况下,焦化厂的二级生化处理通常可将氨氮浓度控制在10~20mg/L,但COD通常在200~400mg/L,通过投加聚合硫酸铁、Fenton试剂可将COD控制在100mg/L以下,投加药剂的主要缺点是使废水中的无机物增多,对腐蚀控制不利。建议将投药与吸附法联合使用,以降低水质的二次污染。
(2)设备及管道腐蚀
焦化废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从调研实测的相关资料中可以看出(见表2、表3),废水中的氯离子、氟化物、氨氮以及硫酸根离子浓度较高,对金属腐蚀性较强。因此,焦化废水的腐蚀问题必须得到妥善解决。
张建磊等[8]对焦化废水回用于转炉煤气洗涤水系统的缓蚀阻垢进行了研究,经恰当处理后,循环水浊度可降至60NTU以下,阻垢率和缓蚀率可分别达到99%和95.6%,腐蚀率小于0.078mm/a,可满足系统稳定运行的要求。但是,运行费用通常较高。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