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并网国家标准的内容包括风机控制技术、功率预测技术和储能技术等。此外,新国标还对并网风机和风电场的技术指标、运行性能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为配合风电并网国家标准的实施,在并网方面,国家将推出风电并网检测认证制度,满足风电设备认证的检测要求,可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独立进行试验提供场地和测试设施。
电网设立“友好型风电场”标杆
除了制定国家标准,电网也在设立“友好型风电场”的标杆。11月4日,大唐新能源赤峰公司东山风电场通过东北电网公司验收,成为我国首家“电网友好型”风电场。
按照电网方面的定义,“电网友好型”风电场,是指能够结合电力系统稳定要求和潮流分布及时进行状态和参数调整,实现风电可控、在控的风电场。
与普通风电场相比,“电网友好型”风电场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风机具有有功无功调节和低电压穿越能力,确保电网发生波动时风机不解列;二是风场拥有风功率预测系统,能够完成风电场48小时内的短期功率预测和15分钟至4小时的超短期功率预测;三是集中优化配置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系统,实现风机的远程调节控制。
为了降低风电接入电网后的运行风险,电网也在组织对风机以及风电场进行低电压穿越能力的测试、改造。目前,西北电网新投的1.5兆瓦风机中已有31.8%通过中国电科院的入网检测,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其余正积极进行测试、改造工作。 令风机制造商和风电场业主忐忑不安的是高额的改造费用,有预测认为,对现有风机的改造成本或将达到70亿。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