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招商合作 » 正文

中国制造企业成本与管理之道

发布时间:2011年2月24日 来源:第一营销网

....

  三星集团大中华区前总裁朴根熙,曾经分享了10年前三星度过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韩国,众多财团艰难度日。当时的三星已处于生死边缘,长期负债最糟糕时达到180亿美元,几乎是公司净资产的3倍,这家韩国公司濒临倒闭,关键时刻,三星开始了痛苦的自我救赎之旅。朴根熙告诉记者,从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重新站起来的三星已习惯用危机意识武装公司的全体员工。“首先要保证现金流,同时要确保竞争力。一定要挑战极限式的降低成本。”据其回忆,当时为了压缩开支,三星节约到每一个细节。比如减少公司司机数量,鼓励管理层自己开车;免掉大型会议的聚餐,专务人员搭飞机只坐经济舱。“那时候三星的会议室里面都没有饮料,工厂里也不再发免费的制服,这些要自己掏钱来买。”没错,“挑战极限式的降低成本”让三星在金融危机中脱颖而出,这足以给我们一个极佳的示范。

  制造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浪费,我在1994-2002年间做过一个200家企业员工工作状态的调查,调查的结果让我很惊讶。因为在这200家运行得不错的公司中,5%~10%的员工是和公司对着干的,他们没有任何的绩效产出,反而给公司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麻烦;20%左右的员工是为了“次品”而工作;20%的员工蒙着做,不知道为什么可以把事情做好,也不知道为什么事情做不好;20%~25%的员工符合绩效要求,而真正高绩效产出的员工也只有20%左右。这个调查的结果说明我们在人力资源上的浪费更为严重,接近60%的员工没有有效的绩效产出。所以,只要我们愿意多作出一点努力,无论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产能转化上,还是在系统提升方面,我们都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成本空间。

  简化,简化,再简化

  我不是一个反对体系建设的人,但是对于过度地关注体系建设而不关注解决问题,甚至让管理复杂化的安排,我是持反对意见的。从我的角度看,我们不是缺少管理反而是管理太多;不是体系建设不足,而是系统能力不足;不是员工执行力不行,而是管理之令太多无法执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源于一个根本的原因:企业的管理者把管理做得太复杂,组织层级复杂、薪酬体系复杂、考核复杂、分工复杂,甚至连企业文化都很复杂。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权责不清晰的管理状态下,如何能够提高效率来面对变化呢?

  并不是所有管理者都做得轰轰烈烈,事实上我们只要围绕着顾客需要的价值来进行运营和管理就行,就如德鲁克先生所言:管理就是两件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曾经有幸到一家公司出任总裁,能够吸引我到这家公司任职的动因是这家公司对于饲料行业生产方式的认识。

  六和公司在整个行业迅猛发展、赢利高涨的时候,提出了“微利”经营的战略原则,并强行推动。“微利经营”战略主要体现在帮助养殖户提升养殖效率,同时降低饲料价格。刚开始的时候,很多经理人不理解,为什么到手的利润总公司硬是不让赚。六和管理层认为,养殖业环节是农民兄弟在持盘,但行业利润却大多分布在了药业、料业、食品业、育种业,农民得到的太少了,长此以往,养殖环节因孱弱、无利而倒掉,整个行业无以存活和发展,必须均衡价值链上的利润。

  因为六和运用了“微利经营”的战略,找到了适合的简单的生产方式,所以获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其一,十多年来,六和公司的饲料产量从十多万吨发展到了现在的年产千万吨,整个市场有了巨大的发展;其二,微利经营使企业苦练了内功,即使到了行业利润千分之三、千分之二,许多投资者开始退出的时候,六和仍大步发展向前;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微利经营让企业始终不忘企业植根于养殖业,植根于同行,植根于农民百姓,消长与共。

  促进企业的合作与信息交流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个企业是无法独立承受的,这需要企业能够和其他企业达成合作和交流,能够把握变化的信息,能够借助于价值链的力量来获得成长的机会,因为企业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可以获得最重要的能力:快速的市场反应。成功的快速反应是指企业通过与利益共同体的合作,准确把握来自顾客所需价值,以低成本、高速度满足市场需求和顾客所需服务水平。

  戴尔是成功快速反应的代表:让分布全球的供货商、生产基地,能够实时分享信息、了解彼此供需、适时相互支持。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顾客订制化要求,就必须发挥材料管理的最大效率。在戴尔采用i2的供应链工具之后,有90%以上的采购程序通过互联网完成。有了与供货商的紧密沟通渠道,工厂只需要保持2小时的库存即可应付生产。除此之外,戴尔更推出一个名为valuechain.dell.com的企业内联网,此网站堪称供货商的入门网站,供货商可以在上面看到专属其公司的材料报告,随时掌握材料品质、绩效评估、成本预算以及制造流程变更等信息。这些努力让戴尔脱颖而出。

  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今天的苹果公司,苹果可以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一方面源于自己对于产品和顾客的理解,一方面得益于合作伙伴。当数以万计的开发企业协同起来,在苹果的平台上共同分享顾客的信息,共同满足顾客的需求,共同提供全新的顾客体验的时候,苹果也就成为这个巨变时代的领导者。

  而最具示范作用的是沃尔玛公司,沃尔玛所形成的竞争力来源于被其命名的“高效消费者回应”,沃尔玛要求自己做到对于消费者的高效回应,为此沃尔玛展开了一系列的企业合作和信息交流。沃尔玛关注每一天顾客消费的需求,把这些信息分享到所有的供应商中是其取得成功“快速反应”的首要要素。沃尔玛把顾客选择作为尤其重要的事情对待:精心界定每一天的顾客购买信息,更重要的是把这些信息提供给供应链战略的客户。沃尔玛随时和供应商一起来满足顾客的需要,通过销售信息与供应商直接联系,使得所有的供应商与沃尔玛一起高效地为顾客服务,从而获得持续的、强有力的竞争地位。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