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关中国企业低碳技术研发能力差的说法在非官方层面却有另一番说法,与记者采访中得到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气候组织此前在京发布的《中国的清洁革命:低碳商机》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目前已经在多个低碳产品和服务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可再生能源相关行业最为突出。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09年发布的绿色富豪榜称,在上榜的全球100位绿色巨人中,中国内地占17席,在这17人中,11人从事太阳能产业。
据介绍,中国已有超过150台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在网运行,是世界采用此种技术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风力发电装机增长最快的国家,2009年底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580.5万千瓦,2010年超过4000万千瓦;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国,供应着世界40%的光伏产品需求;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占世界总产量的50%和总安装量的65%,约95%的太阳能热水器核心技术为中国公司持有。
此外,中国企业还生产出了全球首款单次充电可行驶400公里、并可容纳5位乘客的纯电动轿车;中国水泥余热发电效率世界领先,已开始向国外出口技术和设备。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风电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快速起步,并在实现生产制造本地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研发队伍和平台,逐步掌握了设计核心技术,完成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目前我国风电企业已经取得了数十项发明专利,研发和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政策、技术和资本的共同作用是中国低碳技术发展、规模化和市场化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全球环境处处长彭斯震说。
“这可能存在另一种情况。”李新男解释,企业专利申请是以自愿为原则的,政府只能通过市场引导,让更多的企业重视专利技术的申请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但总体上看,中国企业在低碳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是需要大幅提升的。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副局长白英为此表示,“十二五”期间,国资委将努力为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争取政策、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搞好服务。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