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招商合作 » 正文

企业管理中的五大点

发布时间:2011年3月7日 来源:8020人才网

....


  中央提出经济要“调结构,促转型”,实际上也是战略规划。优秀的企业就是能够走在前面,及早谋篇布局,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污染重、能耗高的产业向技术含量高、环保节能的先进产业转型,从拼资本、拼规模、拼价格向比先比研发、比创新调结构,从产业链的中间走向两端的市场营销和技术研发。大名鼎鼎的耐克公司并不做鞋,统统让别人做,自己只管市场营销,结果是做鞋的人赚1元,卖耐克鞋的却赚10元。


  所谓奖惩制度,就是简单一句话:奖勤罚懒。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华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贞观之治”在某些方面确实超过之前的“文景之治”与之后的“康乾之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社会如此祥和,这是很难得的治理。唐太宗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赏罚分明,贞观17年,外甥赵节犯了死罪,李世民的亲自下诏判其处死,并且将为外甥开脱罪责的宰相杨师道也降为吏部尚书。


  人类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偷懒或企图不劳而获是常态,经成功引导,唯有奖勤罚懒,奖要奖到心动,罚则罚到心痛,人心自然因势利导。我们企业就办有自己的报纸和月刊,一者主要是正面表扬和鼓励,一者主要是反批评与鞭挞,从而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达到良性互动、企业和谐的目的。


  奖勤罚懒必须制度化,有规可循,不能凭老板之随心所欲,也不容任何个人喜恶行事。奖罚制度还必须做到该奖则奖、该罚则罚,要避免不奖不罚、该奖不奖、该罚不罚。不奖不罚是缺少正义感的企业,该奖不奖则员工失去向上的动力,该罚不罚则导致“破窗定律”,结果是大家都去砸玻璃。只奖不罚,或只罚不奖,尽管比不奖不罚要好,但不太可能见效明显。


  打天下靠“两杆子”:枪杆子和笔杆子。这是不错的,事实上,做企业也要自己的笔杆子。“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这一夸一抓就要靠笔杆子造声势。企业文化确立之后,也必须经常讲,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讲,讲到家喻户晓,讲到滚瓜烂熟,最终成为每个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没有笔杆子,奖勤罚懒会难以奏效;有了笔杆子,奖勤罚懒会见效更快。


  所谓改革与创新,指的是就是企业要不断求变,永远也不固步自封。我们的企业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靠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成不的,主要是5次,即2000年的分配机制改革,2002年的同心圆多元化创新,2005年的“调结构、促转型”的创新,2008年的禅让式传承创新,2009年的MBO体制创新。企业要继续发展,仍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头脑中要永远绷紧求变求新的弦。


  学习培训,这一点不言而喻,谁都知道当今是个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据称知识更新的速度已达到5年一期,不通过学习更新知识,极其可能就沦为“桃花源中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仅老板和管理者要不断学习,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对自己的员工进行计划的培训。这当然是有成本的,甚至很贵,但千万不能心痛培训费。事实上,现在许多大学生就业,关心的不仅是待遇,也关心企业是否有培训计划,一旦发现企业从来不搞员工培训,很可能就跳槽走人。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企业管理五大要素,可能不全面,也可能不准确,甚至也不具有多大的普适性。我唯一能肯定一点,这是我自己亲身经历和总结的,其中有我个人及我所在企业的经验和教训,希望也给人一点借鉴。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