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政策法规 » 正文

绿色建筑:从“启蒙”迈向“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2011年4月13日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仇保兴还表示,我国既有建筑400亿平方米中人均电梯使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1/10;北方地区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比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高2—3倍,可见,既有建筑改建为绿色建筑潜力巨大。

  绿色建筑成本可负担

  “1/5以上的城市开始各种类型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为绿色建筑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推算,发展绿色建筑的成本是可以负担的,大多数绿色建筑项目节电的增量成本静态回报期为3至5年,节水的增量成本静态回报期为2至7年。”仇保兴表示。

  以中国绿色建筑的先锋城市——深圳为例,资金并不是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瓶颈。深圳已有近80个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在建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面积已分别突破1000万平方米和5000万平方米,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在建绿色建筑面积最大的城市。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在介绍深圳推进建筑节能、探索绿色建筑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时说,深圳目前以光明新区为试点,在15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全力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新区所有新建建筑均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

  深圳市光明新区工作委员会书记田夫在论坛上介绍了“办多少事筹多少钱”的新理念。光明新区紧紧抓住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投资、土地整备、建设4大环节,建立绿色新区开发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打造投融资平台,广辟资金来源,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多方呼吁完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

  “当前应加快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和政策的研发,以应对这场建筑界革命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仇保兴认为,加快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发具体举措包括:分不同气候区与建筑种类编制相应的绿色建筑标准;开发绿色建筑设计、检测软件;设立20个以上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绿色建筑产业化基地,构建产、学、研、政、企联盟与产业化推广平台;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单项技术创新;加快绿色建筑社区整体设计与技术创新;开发与推广绿色建筑碳排放与“四节”性能检测与评估系统等。

  同仇保兴看法一样,王志珍建议,要健全绿色建筑标准的规范,完善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加快绿色建筑体系建设。完善绿色建筑技术标准,制定适合不同气候区的绿色建筑应用技术规范、设备产品适用性评价指南。在绿色建筑单项技术开发应用基础上,着重推动符合中国国情、注重地域气候特征的绿色建筑技术集成。

  “新加坡在绿色城市建筑中走在世界的前列,2005年就制订了绿色建筑标准,这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马挺贵在28日举行的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与新加坡建设局“绿色建筑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签约仪式上表示,希望合作可以填补中国城市室内绿色建筑空白。  

  北京万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谢丹建议:“建筑行业有关部门应制定与建筑相关的产业、产品、原材料绿色认证标准。”他在发表题为《绿色地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万通地产的实践、探索与思考》的演讲时举例,天津万通生态城新新家园项目在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运作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低密度住宅项目因人均用地面积超过规定面积,无法参与绿色建筑认证。谢丹呼吁,有关部门应考虑改变以往的做法,以此调动企业建设绿色建筑的积极性。

  谢丹说,目前,国内虽然有几万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但是开发绿色建筑的不超过1%。大多数房地产从业者不清楚绿色建筑的真正含义,亟须政府部门对其进行引导。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