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资料 » 环保技术 > 水处理 » 正文

超滤膜组合工艺深度处理饮用水

发布时间:2011年7月29日 来源:

....


  2.2 活性炭(GAC 或PAC)预处理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利用活性炭(GAC 或PAC)和其他多孔的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吸附剂来吸附原水中能够污染膜的溶解性有机物,达到降低过滤阻力、提高透水通量和有机物的去除率的目的。


  董秉直等人[8],用粉末活性炭与超滤联用技术处理黄浦江原水,试验表明,粉末活性炭与膜联用能有效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粉末活性炭不会造成膜过滤阻力的增加,并且膜过滤阻力随着粉末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大而减小。


  JamesA.Nilisont[9]等人用PAC 作为NF 的预处理,试验结果发现PAC 并不能有效地防止膜污染。他们认为疏水性有机物是引起膜污染,造成膜通量下降的主因。而PAC 只能有效地去除亲水性有机物,对疏水性有机物去除效果很差。所以,PAC 对膜过滤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活性炭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有利地一面是吸附大量可以污染膜的有机物,减小过滤阻力,提高膜的透水通量;不利的一面就是在去除有机物方面,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长期吸附在膜表面的活性炭有可能会在炭粒内部滋生微生物进而污染膜。


  2.3 混凝(絮凝)预处理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Carroll 等人[10]用“原水—混凝(铁盐)—微滤”和“原水—0.2 微米滤膜过滤—微滤”两种工艺进行膜过滤通量的比较试验,结果发现混凝后的膜通量与0.2 微米滤膜过滤后,膜通量的下降是相同的。他认为混凝主要去除的是大于0.2 微米的胶体,而不能去除溶解性有机物,膜污染主要是溶解性有机物中的中性亲水性有机物,所以说混凝无法降低膜污染。


  董秉直等人[11]认为,相对分子质量>1000 的有机物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相对分子量<1000 的有机物对膜污染影响较小。混凝能有效去除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因而可以防止膜污染。同时,又指出混凝剂的投加量与膜过滤性能密切相关。


  李伟英[12]侧用铁盐混凝剂作为超滤的预处理,通过大量的中试试验,认为混凝能去除溶解性有机物,降低膜污染,但是投加的铁盐混凝剂却也加重了膜的不可恢复通量。


  混凝(絮凝)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原因很多,一方面,人们对引起膜污染的原因及其物质还没有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混凝对水中有机物和膜表面的荷电性有什么影响也还不清楚。


  3 超滤组合工艺的应用实例


  随着超滤技术的不断成熟,许多国家都投资建造了规模大小不一的超滤水厂,使超滤技术应用于饮用水处理的步伐更快的向前迈进。 3.1 清河再生水厂 2005 年7 月开工建设的北京清河再生水厂日前已经建成投产。它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品质最高的再生水厂,主要服务于奥运中心区、清河上游及周边地区,占地2.86 万平方米,总投资1 亿元人民币,供水量8×10 月m3/d。


  该水厂采用的就是国际上先进的超滤膜水处理技术,厂内滤池使用6 组超滤膜箱。清河污水处理厂经过二级处理后的出水经过加压泵从膜箱底部进入过滤孔径仅为0.02 微米的超滤膜,再经过活性炭处理,臭氧消毒,出水水质达到国家IV 类水体标准。该技术在国内大型再生水厂中首次应用。


  3.2 新加坡超滤水厂


  新加坡是一个地少人多、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为解决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问题,该国建造了一座规模为273000m3/d 的大型超滤饮用水厂,2003 年10 月开始运行,设计将来产水量可达480000 时/d,基本的运行方式就是原水用铝盐混凝剂混凝预处理后再进入超滤系统。


  水厂所用的超滤膜为切割分子量500Dalton 的ZENON 膜,总膜面积为160000m2,占地仅为250m2,相当于每平方米占地面积生产能力为 190m3/d。该系统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用出水泵,通过位差虹吸出水。长时间的运行表明,这种处理工艺具有稳定的出水通量和极好的出水水质,而且对溶解性有机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3.3 英格兰约克夏Keldgate 水厂


  2000 年7 月完工的Keldgate 水厂是世界上最大的市政超滤处理厂。它的处理能力为9×104m3/d,相当于1000l/s,最大处理量为1250l/s。总膜面积3700m2,膜丝总长度15800km,能耗500kw.h。该超滤处理厂由11 个相同的膜堆组成,正常运行时,9 个膜堆用于处理原水,称为一级超滤系统;一个超滤膜堆作为二级超滤系统用于处理一级超滤系统产生的大约5%的废水,其透过液循环到一级超滤系统的进口;另一个膜堆是一级和二级超滤系统的公用备用组件,在一个超滤系统组件或者二级超滤系统组件失去作用后,用来替代它们。(科技信息网)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