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温度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菌种反应过程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其作用机理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温度升高可加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速率,使得混合菌可以加快重金属离子的生物转化;二是细菌表面上的吸附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化学反应热可正可负,温度增高时反应产物的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而物理吸附总是伴随有能量的释放,因此温度升高物理吸附量减少;三是离子交换吸附是吸热反应,非离子交换吸附是放热反应,因此,温度升高有利于离子交换吸附,而不利于非离子交换吸附。不同温度下试样对镉、铬、铜和镍的去除率,如图3所示。
.gif)
由图3可见,4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总体上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0℃时,细菌对镉、铬、铜和镍去除率就接近最大值,分别为96%、95%、83%和90%。在温度<20℃时,温度对微生物处理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当温度>20℃时,温度对本部分的实验影响甚微,表明本实验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
2.1.4反应时间对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
反应时间对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见图4。
.gif)
由图4可以看出,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随着反应的进行先增加,之后趋于平衡。在反应时间为10 min时,4种重金属去除率基本都达到50%,当反应时间达到20 min后,细菌对镉、铬、铜、镍的去除率接近最大值,分别为95%、95%、83%、90%。在后续时间里,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几乎没有变化。因此,处理时间在20 min以内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
2.2正交实验
按1.2.3进行的正交实验结果见表4、表5。
.gif)
从表4、表5可以看出,影响废水中各离子去除的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pH>菌种投加量>反应时间>温度。进而确定最佳反应参数为:pH=6.0,反应时间20 min,微生物加入量为3.0 mL/L,温度为20℃。
2.3综合验证实验
综合验证实验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使用菌液对实际废水进行验证试验时,对实际电镀废水中镉、铬、铜、镍4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良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7.7%、98.6%、95.0%和91.5%。
3·结论
讨论了微生物在处理电镀废水重金属离子工艺中的影响因素,并对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反应参数,即微生物加入量为3.0 mL/L、反应时间为20 min、pH=6.0、温度20℃为最优组合条件。将此参数用于实际废水处理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效果,表明本混合菌群对重金属废水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能够独立处理此类废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