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应
实际上美国的双反只是风向标,真正的战场是在欧洲。
3月底,德国太阳能经济联合会将在欧盟提起申诉,指控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廉价倾销的不公平竞争,该联合会有800个产业会员。该联合会对外表示,由于受到中国光伏企业的低价倾销,德国光伏电池大厂Q-Cells股价下跌99%,已到倒闭边缘,德国光伏制造商Solon和Solar Millennium在去年12月相继倒闭,而且这种倒闭潮还在持续。
据记者了解,此次申诉的主要发起者也同样是以Solar World为主,该公司为德国第二大光伏企业,此前在美国带领7家企业申诉的是SolarWorld的美国分公司,日前,Solar World总裁Frank Asbeck曾表示,中国光伏企业在国家财政补贴的情况下以低于德国产品30%的价格倾销至欧洲市场,长此以往,将无欧洲本土企业生存之地。
“与美国双反相比,欧洲的反倾销申诉更令人焦虑不安,也是很多企业生死存亡之机。”阿特斯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而言,阿特斯在美国的销量只占出货量的10%左右,而德国市场占据了30%-40%之间,整个欧洲市场占到阿特斯总出货量的50%左右。
而此前张建敏也向记者表示,欧洲市场占据了无锡尚德总出货量的50%,在整个光伏行业中,几乎所有企业都是以欧洲为主,一半以上的销量在该地区,如欧洲光伏市场也对中国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国企业受到的影响远大于美国。
保利协鑫一位人士表示,中国光伏企业虽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远快于欧洲,中国光伏企业在研发上,转换率上都超过了欧美企业,而整条产业链和配套产业也逐渐完善庞大,另外中国光伏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极大的降低了成本。“相比之下,欧洲很多厂商技术落后,设备老旧,在市场上根本已无法与中国光伏产品竞争,这次反倾销申诉只是垂死挣扎而已。”
另外,自从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欧盟各国大幅度调整核电站建造计划,德国甚至暂停了建造核电站,也因此,光伏行业得到了空前重视,欧盟本土光伏企业和政府也自然不愿只为中国企业作嫁衣。
多位光伏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此次美国双反的结果对欧洲市场的此次反倾销申诉有模板意义,“美国的申诉结果将直接影响欧洲,会被欧盟效仿,如美国双反最终是极低的税率,欧盟也不会高到哪里去,而美国若是高税率,欧盟也必然提高。”
阿特斯一位人士表示,从美国目前公布的反补贴税率推测,5月17日公布的反倾销税率也应不会太高,两者相加约在10%左右,欧盟的反倾销税率也可能会参照美国的裁决结果。“提升了税率,中国企业盈利都很困难,我们考虑应对的方法是将这笔负担转嫁到欧美经销商或安装商那里,就是提价销售。”
“不过这些不可能完全的转嫁过去,欧美安装商的日子也不好过。”该人士表示,目前欧美光伏电站业主的内部收益率在7%-8%之间,低于这个就没有了经济效益,双反税率的提升,将导致这些业主的收益为0,在此情况下,欧美光伏电站业主不可能分担太多,中国光伏企业仍要承担大部分成本。
“这些贸易战仍是光伏发电成本过高所致,几年之后,等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到与火电成本相差不多,这些矛盾也就会缓解很多,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张建敏说。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