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LED产业带来超千亿元发展空间
仅植物工厂化育苗产业一项就为LED光源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据南农大课题组的测算,幼苗仅出口一项就达到近百亿株之巨量,国内年消费量则更大,如果在植物工厂化育苗中采用LED替代传统电光源,其一次性总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
科研项目已经结题,下一步就是真正的产业实战。按照南农大的计划,紧要的工作就是用植物育苗专用LED光源装备1―2个工厂化育苗企业,用于推广性示范,然后使LED植物灯形成产业化。
“我们的研发成果有一系列的参数,在LED产业化的过程中,只要根据不同的应用方向改变参数就可以。”徐志刚说。
日前举行的一场小型论坛上,各方热切关注――
发展“LED”,南京怎么做?
南京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业发展论坛日前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的LED产业专家和南京的政府部门、本土企业代表进行了热情而直接了当的对话。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在各方的观点激荡中愈见清晰。
“南京LED产业到2012年实现销售计划超过150亿元,分为液晶背光源、照明、器件、显示屏四大产品群,其中LED照明销售计划20亿元。”这段话在显示屏上打出来的时候,博览中心209会议室里“温度”骤然升高。
坐在第二排的南京汉德森的代表站起来表示,今年可以算是LED产业发展的元年,预计市场会有爆发式的发展,仅是LED照明中的路灯这一市场就容量巨大,南京企业在照明方面的产值应该远不止20亿元。
这边话音未落,那边中电熊猫的代表接过话来,表示赞同,中电熊猫的照明业务整合了原先华电和三乐旗下的照明,有一系列在LED领域发展的规划。
飞利浦公司亚太区的负责人则认为,技术领先固然重要,实际应用的创新也能赢得市场,飞利浦的LED灯在国外很畅销,核心部件也是采购的国际领先公司的产品,但是他们实际应用上取得了很多专利,给消费者提供了最实用的产品。
与企业的热情相比,来自清华大学的教授陈皓明显得冷静。他说,长三角科研产业优势突出,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全国多个城市在着力推进LED产业,LED的技术更新太快,南京的规划要有前瞻性,投入也要更果断,抢占先机,吸取国内光伏等产业出现的由于一哄而上而产生的产能过剩的教训。
南京汉德森公司LED生产线很忙碌。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