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研究报告 » 正文

如何照亮更多人 探寻高效节能灯的“亲民”路径

发布时间:2009年8月12日 来源:

....

    写在前面   

    节能减排是国家大计,而节能灯是这一大计与普通百姓建设“节能型家庭”的结合点,也是推广节能减排的“急先锋”。   

    去年和今年,国家已两度由财政掏钱补贴,让百姓买到半价节能灯。推广期内,超市要18元1支的高效节能灯,在补贴计划销售点只要3.95元。一时间,市民排队争购。   

    然而,这样的推广,离高效节能灯对百姓家庭的“全覆盖”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怎样让高效节能灯迅速照亮更多家庭,进而在照明市场上“一统江湖”?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   

    【推广现状】   

    国家补贴的节能灯物美价廉,但数量有限购买手续繁琐   

    3年财政补贴推广计划,2年即可完成   

    近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达2009年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任务:中央财政安排6亿元左右,推广高效照明产品数量是去年的两倍,达到1.2亿支。   

    国家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计划是去年提出来并开始实施的。原计划是每年推广5000万支,3年完成。结果,去年实际推广了6200万支。按今年的数量,两年就将超额完成三年的补贴计划。   

    国家补贴的形式是:政府部门面向全国的灯具生产厂家招标,中标企业按中标价的半价将节能灯卖给消费者,另一半价格由国家财政补贴给企业。   

    从今年招标的情况看,20多家入围企业,各家中标价格都比超市零售价要低上一大截。消费者实际买到手的节能灯,不仅质量有保障,价格也只有超市售价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国家补贴的节能灯今年在南京销售40万支,其中飞利浦直管灯20万支,镇江强凌的旋口节能灯20万支。按电价0.5元/千瓦时测算,与白炽灯相比较,全国推广1.2亿支高效照明产品每年可节约电费31亿元,南京的40万支就相当于为家庭或单位节约电费1000多万元。   

    倒公交、排长队,买支“补贴灯”挺不易   

    “我一老头子,坐了一个多小时公交车过来,排了半天队,多买一点不行吗?”近日在位于苜蓿园大街的市节能中心的现场售卖点,从城北赶来的余老先生跟现场工作人员诉苦。   

    按照此次推广的规定,为防止低价售卖的节能灯再高价返回流通市场,所以对每人的购买数量做出了限制,而这位老先生觉得20支还不够把家里的灯头全换掉,所以希望多买一点。   

    不仅是数量上有限制,销售点太少也是个问题。国家补贴推广的节能灯不是通过超市、装饰城等常规渠道销售,而是通过特殊渠道,以确保所补贴的产品真正能到百姓手中。   

    “去年我们主要通过广场活动来推广节能灯,每一次都是市民排长队。为解决这个问题,今年我们把办公用房临时腾出来,每周三、四开放,市民还是觉得不够方便。”市节能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节能中心是具体负责节能灯推广的单位,他们今年又有了一个新突破:7月底开始,在南京城东南西北以及高淳、溧水、江宁、浦口常设了8个点,通过节能灯品牌经销商义务售卖。   

    然而,相对于市民的购买热情而言,每人20支、全市8个点,还是太少太少。从销售品种而言,也只有飞利浦和强凌的三款产品,选择面也很有限。   

    【现象背后】   

    “补贴灯”的覆盖比例其实很小   

    全市一年的节能灯销售数量目前并没有完整的统计,但是仅在金盛装饰城,就有70多个灯具销售品牌,各种灯具中所配灯泡,七成是节能灯;飞利浦品牌一年在南京销售400多万支节能灯。以此推算,全市的节能灯销售量当以千万支计。   

    而国家补贴的节能灯,今年在南京销售40万支。40万支补贴产品占据全市总销量的比例,当在5%以内。   

    “国家补贴的节能灯,更大的意义在于宣传,而不是具体能覆盖多少用户。”市经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宣传,节能灯的概念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从去年的销售情况来看,飞利浦的节能灯在江苏销量上升了50%,而白炽灯下降了10%。   

    宣传效果达到了,也拉动了一部分消费需求,但是广覆盖呢?   

    价格高,是所有节能灯目前进入家庭的最大阻碍。国家补贴只是消除了部分阻碍。今年国家的补贴计划已经完成,明年政策是否会延续,目前尚不得知。即使延续,以这样的覆盖面,仍然只是“星星之火”,难以形成“燎原”之势。   

    怎样让高效节能灯尽快实现广覆盖,这是个问题。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