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火星基地的能源支撑
据美国媒体近期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在开发新型太空核反应堆上取得一系列关键性进展。这一反应堆只有一个垃圾桶大小,将为人类未来在月球或火星的基地提供能量。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直在进行着关于运用太空核反应堆支持未来月球基地是否可行的研究。近来的一系列试验是由该局与美国能源部联合进行的。这种以核裂变为能量来源的紧凑型太空核电站将为未来人类在其他星球的居住点提供能量。科学家表示,一个小型核反应堆与斯特林发动机共同作用,可提供40千瓦的可用能源,足够支持一个月球基地或火星基地运行。
早在2006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正式宣布,计划最快于2020年开始在月球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基地,让宇航员重返月球,并为载人探索火星做准备。今年6月,该局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将两个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标志着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正式启动。
这次在太空核反应堆上取得的突破,无疑又将对“重返月球”计划起到一定推动作用。美国航天局官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把散热器、发动机和发电机放入普通发电站中试验,这一测试将于2012年开始。
专家表示,目前,可与美国“太空探索新构想”媲美的是,欧洲航天局正在实施雄心勃勃的“曙光”空间探测计划,这是欧洲未来对月球和火星进行探测一个重要的战略构想。 张慧中
点评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探月、探火星计划,主要原因在于,开展太空探索具有政治、技术、科学、经济等多方面意义。
首先,开展月球和火星探测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比方说,月球具有特殊的空间环境资源:超高真空、无大气活动、低磁场、地质构造稳定、弱重力、无污染、宇宙射线丰富,所以可以利用其特殊的空间环境,建立精度高、造价低、运行与维护费用低的天文观测站与研究基地。
由于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和地质活动,岩石受到的损坏不大,在那里研究月球岩石相当于从研究地球39亿—40亿年前的标本入手,所以月球是研究地球起源与演化的最佳“标本”,有助于人们认识生命、地球、太阳系以至整个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历史,了解空间现象和地球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
此外,实施探月计划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的实施,当时就创造几十万个就业岗位,并带动起超高强度和耐高温材料、新型计算机、遥控作业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
后来,该工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和遥控作业等许多技术成果又转移到民用,促进了科技与工业的整体发展与繁荣。美国20世纪最后10年能够保持高速、高效增长,很大程度得益于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派生出的约上千种应用技术成果在经济领域的应用,美国领先于世界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很大部分来自对月球探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阿波罗载人登月工程的投资效益比约为1∶14。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