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能否得到足够电力?
欧洲和中东北非国家的想法也存在着分歧。摩洛哥政府负责“沙漠能源科技产业”计划第一阶段工程的欧拜德·奥姆兰表示,摩洛哥对于第一座发电厂和到2020年即将建成的其他4座电厂生产的电力有自己的计划,并不一定要卖给欧洲。 ”
奥姆兰说:“随着人口增多和生活水平的上升,我们将可以预计,到2020年,摩洛哥的电力消耗将翻一番。现在,我们97%的能源都依靠进口,这样的情况已经越来越维持不下去了。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到2020年能够生产42%的可再生能源。如果有人需要,我们可以建造更多的发电厂,但是生产出来的大部分电力必须归我们所有。 ”
这样的观点对 “沙漠能源科技产业”计划来说又是一个挑战:如何让欧洲需要的电力得到保证,而不是被当地自产自销?如果本地居民还生活在黑灯瞎火的条件中,中东北非国家又如何为以20倍以上的价格把电力出售给欧洲国家的做法正名?
环境恶劣影响发电效率
对于德国太阳能发电巨头Flagsol公司的执行总监波多·贝克尔而言,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让发电厂在恶劣的情况下运作。
他说:“这里平均每年只有一次沙尘暴,但是每次风速超过每秒12米,我们就必须根据风向调整槽式太阳能集热管,以免它们像帆一样兜风。 ”
保持集热管清洁也是个难题。贝克尔说:“这里的灰尘很多,集热管的效率每天都会降低2%,所以我们每天都必须进行清理。清理所有集热管,每天所需的纯净水就得要3.9万升。 ”
这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当地有没有足够的水来清理设备?尼罗河距离库赖马特只有几里地,但是很多国家都想在沙漠的更深处建发电厂。一些企业决定使用“干洗”技术,但这样一来,发电厂的效率却降低了。而且,不管使用什么方法清洗,发电设备需要冷却。和清洗一样,水是最便宜最简单的冷却方法。在“干冷”技术得到发展之前,发电厂只能建造在水源附近。
不管哪种技术胜出,未来数十年内将在“沙漠能源科技产业”中获利的国家却显而易见。一位代表问贝克尔,这些集热管产自哪里?贝克尔回答:“金属架是在埃及生产的,但是玻璃管都产自德国。目前世界上只有肖特太阳能和西门子两家公司能生产这样的集热玻璃管,里面涉及到知识产权。 ”肖特和西门子都是德国公司。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