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遍布金鳞的华丽鱼儿栖息在常州北部新城,夜晚华灯初上,这条颀长的鱼儿似乎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事实上,这是京沪线上最美丽、最低碳的现代铁路示范场站——京沪高铁常州北站。
和京沪高铁的其他场站不同,常州北站采用站房屋顶建设与玻璃幕墙有机结合的低碳供电方式,通过屋顶的200千瓦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站工程,达到常州站以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公用建设的完美结合。
一直以来,常州都致力于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抢占先机,这次的常州北站就将成为低碳建筑方面的标杆,项目发电系统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7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37吨,切实做到了节能减排的要求。
建筑低碳事关成败
据有关资料显示,人类从社会获得的50%的各种原料,用来建筑。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环境总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的40%。中国现在每年新建的房屋面积占到世界总量的50%,而建筑能耗占到中国全社会能耗的40%。
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边华曾公开表示“未来,低碳技术将是房地产企业新的竞争力”,他还告诉媒体记者,“28%房产建筑行业无可避免地处在风口浪尖,我国每建成1平方米房,排放0.8吨碳,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建筑贡献50%,我们所有建筑节能达到70%标准,可以减少2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航空业停业5年。”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鲍家声也表示,建筑行业已经走在了不破不立的关键时刻,决不能再采用什么权宜之计,而必须从理念开始,掀起一场低碳生活的大革命。
瓶颈:“低碳”成本不低
在建筑领域,对低碳建筑早就有比较清晰的定义: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碳建筑的技术要求包括外墙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屋顶节能技术、采暖、制冷和照明节能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如使用地(水)源热泵系统、太阳能热水器、光电玻璃幕墙等。
虽然对于低碳建筑,不少开发商都作出了努力和尝试,也在逐步探索一条关于低碳建筑未来的发展和运作模式,从中不难看出其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低碳建筑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缺乏激励机制,建筑商感受不到节能的好处,他采取措施进行节能,但是并不能获得节能实施的好处,投资人无法从节能中得到回报,这是经济上的脱节。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