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专利技术 » 正文

谁在忽悠我们喝瓶装水?

发布时间: 来源:东莞市晨怡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摘自《读者》   作者:关飞
瓶子不是优质的象征
        不久前,天涯社区一篇题为《康师傅,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的贴子,引爆了瓶装水行业的定时炸弹。康师傅公司动作迅速地承认,自家的“优质水源”就是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上海饮料协会的刘玉兰爆料说,在自来水中添加矿化液,已是业内人尽皆知的潜规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岳银玲等人的研究报告显示,国内矿泉水多采用臭氧杀菌,这样容易产生致癌的溴酸盐衍生物。行业秘密被隐藏了10年之久。原来,能将水“与世隔绝”的瓶子,也并非就是“优质纯净”的象征。
瓶装水杀死了萨达姆
        瓶子是瓶装水的发迹之本,却也是瓶装水最为人所诟病的“致命软助”。一个威胁来自瓶子的材质本身。瓶装水的瓶子多采用PET塑料,这种塑料质轻、透明、不易破碎,但有学者认为,该材质能产生一种叫“乙基已基胺(DEHA)”的潜在致癌物,热能会使塑胶里的有毒物质进入水中。放在车里的瓶装水已被认为是引发澳洲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最常见的高危因素之一。另一个威胁来自生产过程。德国科学家周查全球100多个知名饮用水品牌,发现这些水放得越久,瓶里的锑释放越多,半年就会增加一倍。尽管其含量仍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备值内,但有研究表明锑会导致肺癌。锑怎么会到水中来呢?锑是塑料水瓶制作过程中的触媒化剂。还有一种“对瓶子的憎恶”是出于环保,因为制瓶塑料提炼自石油。在人口仅3亿多的美国,每年用于瓶装水制瓶的原油就超过150万桶,是10万辆车一年的用油量,还不算包装、运输、人工所产生的附带石油消耗。一个瓶子所消耗的石油相当于并子容积的1/4,有一种更幽默而深刻的说法是:瓶装水加剧了石油消耗,最终促使美丽国出兵伊拉克,占领石油资源,瓶装水害死了萨达姆·侯赛因。据调查,美国86%的塑料水瓶成为垃圾,若焚化,则产生诸如氯气、含有重金属的残留物等有毒副产品;若掩埋,则需1000年才能完成生物降解。实际上美国40%的PET水瓶的处理是通过出口到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完成的。瓶装水在水源选取和加工工艺方面的确追求了“更高的品质”,但也让饮用水平添了制作、运输、储存等多个环节,而每个环节的疏于管理或认识水平有限,都有可能导致新的污染。
不是你选择了纯净,而是营销选择了你
        很多人认为,自已选择瓶装水是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但正如《圣经》中所说:“不是你们选择了我,而是我选择了你们。”喝瓶装水的人其实也只是被“卖水厂商”所选择,成为目标客户群体而已。
        把原本浑然天成、全民共有的水源包装出售,这几乎是本世纪广告界最为成功的策划案例之一。1987年,每个美国人每年平均只喝21.6升的瓶装水。但到1997年,这个数字翻了不止一番。2005年,为推广一个瓶装水品牌,百事公司花了2000万美元,试图告诉美国人“要多喝水”。但不久后就爆出丑闻,该品牌的水像康师傅瓶装水一样,并非矿泉水,而是取自自来水,美其名曰“大众水源”。最成功的策划案例是“每天8杯水”的健康假象。科学研究的确发现每人每天要摄取8杯左右的水,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吃的饭、水果、蔬菜等已包含了很多水,所以根本义鼓励消费者多喝水,已成了瓶装水最好的销量提升手段。如今,瓶装水在美国形成了“两分天下”局面:一面是各种瓶装水品牌层出不穷,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另一面是以纽约市长、旧金山市长、盐湖成市长和文体明星期三氏表的“倒瓶派”坚决反对瓶装水,鼓励人们喝白开水。在美国是半数人公敌的瓶装水,在中国却成了宠儿。中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三大瓶装水消费国。到2010年,中国人年均将消耗1000万吨瓶装水,相当于美国目前消费量的60%。
 
      QQ:245489249  晨怡-陈’S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