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场讯)作者:许意强
面对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高达1.3亿台的家电下乡产品销量,相当匮乏的维修服务网络、素质参差不齐的服务人员、销售服务混搭的市场现状,一旦在未来几年出现产品故障高发期,服务水平差、反应速度慢、乱收费等问题将令家电下乡遭遇新的“尴尬”。
面对今年“3•15”活动日的“消费与民生”主题,在过去两年间已享受到“家电下乡”产品补贴的不少农村消费者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日前,《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农村市场采访中发现,自2009年国家启动“家电下乡”政策,一大批企业借助“政策东风”实现了产品顺利下乡后,此前承诺的“产品、服务”双下乡却未能实现。与城市市场已建立了相对成熟的社会化、第三方专业服务体系相比,农村服务体系还处在空白期,缺乏专业服务商,仅有一些销售商的附带性服务和零散、薄弱的个体服务商。
四川快益点电器服务连锁有限公司负责人指出,“农村服务体系涉及面广、投入资金大、建设周期长,很多企业都想依靠现有的成熟资源来发展服务,一些企业也在尝试将销售与服务一体化,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要想建立面向乡镇及村一级市场的服务体系,不仅要大企业真金白银地投入,更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专业人才、设备、理念等体系建设。”
产品下乡服务未行
据悉,当前分布在乡镇及村一级市场上的家电售后服务体系,主要是通过县城的服务公司下乡服务、乡镇专营店将销售与服务职能合一以及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存在的零散服务个体店。
自2009年家电下乡政策启动以来,很多大企业在推动产品下乡,建立面向农村市场的销售网络之际,也提出了“服务下乡”概念,并表示要以县城为单位、建立乡镇一级的服务网点。此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中标家电下乡政策后,也纷纷提出了“产品、服务”双下乡的目标。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