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环保局启动全市机动车维修、拆解企业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600多家一类以上汽修企业,违法者可处1万元到20万元罚款,还可吊销行政许可证。
目前,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接近500万辆,从事机动车维修、拆解的企业超过6000家。维修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废铅酸蓄电池、废漆渣等属于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应按照相关法规收集、贮存、处置和利用。
据市环保监察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汽修企业处理危险废物常见问题包括:未设置危险废物标识、没有建立专门储存危险废物的仓库、将危险废物和一般固体废物混合、转移危险废物不备案等。部分企业在利益驱动下,还将废矿物油和废铅酸蓄电池等卖给小商贩,并随意倾倒废铅酸蓄电池中的酸液及废漆渣等危险废物,为掩盖违法事实,还向环保部门隐瞒危险废物实际产生量。
从5月起至10月,市环保局将开展宣传培训、自查整改、专项执法检查和抽查评比等4个阶段的专项行动。同时,市环保局制定印发了《北京市维修拆解企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指南》,明确了维修拆解企业在制度建设、收集贮存、废物流向、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向汽修企业免费发放。
今年的检查主要面向600多家一类以上汽修企业,其中包括400多家4S店,汽修店密集的朝阳、海淀、丰台等区为重点检查地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保部门将对相关违法行为处以1万元到20万元不等的罚款,逾期未改正还可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吊销其行政许可证。此前两年时间,本市已经处罚了150余家违法违规企业,最高罚款为5万元。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