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研究报告 » 正文

LED照明业受限于国产设备和下游瓶颈

发布时间:2011年9月28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

  据近日发布的LED照明行业研究报告称,由于背光市场达不到预期目标,且国产的相关生产设备无法取得突破,下游的封装环节无法掌控核心技术,今年LED产值预估将减少。


  不过这并没有削减投资者对这一未来绿色照明能源产业的信心。“为促进LED照明的更快发展,国家已出台相关的政策扶持推广新能源产业。广东省的扶持力度尤其值得肯定。”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教授郭志友说道。尽管LED市场受到一定的发展阻碍,业界众多投资者对其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仍看好。


  国产设备未取得突破


  作为未来绿色照明能源的LED产业将会越来越红火,这一观点已越发受到市场和投资界的认可。国内很多LED企业陆续上市,力求在室内照明市场扩大自身规模,打造企业品牌。但是目前国内高端设备缺少,仍成为LED企业进一步扩张发展的掣肘。“国内要实现LED高亮度大功率外延片及芯片产业化,必须实现国产的MOCVD设备的突破。”上述研究报告认为。


  由于MOCVD设备位于LED产业链的顶端,在LED产业链的行业价值中占有30%以上投资,技术含量高,因此MOCVD设备的生产对生产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也将会加快在室内照明市场的应用竞争。


  业内人士谈到,目前国内的MOCVD设备技术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不容乐观的问题。除了被动的进口之外,还应对国内发展MOCVD设备进行长时间的规划,正式开始研制工作,并把重点放在工艺与设备研制结合这一方面。该报告认为,我国设备应从下游开始,经过中游,最终使得上游的生产线达到较高的整线国产化率,最后使得最大难度的MOCVD设备技术得到解决。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和改进,最终结合自己的激光工艺技术才能开发出更先进的设备。


  LED下游遭遇瓶颈


  报告认为,LED行业下游已经遇到发展瓶颈。首先是技术和设备的瓶颈,由于国内企业发展重点领域主要放在下游的封装环节,而最为关键的热平衡和荧光粉持久高效的技术专利一直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国内的LED照明产品依然与国际产品有着较大的差距。第二是品牌意识缺乏,没有自主品牌,难以使自主专利得到最有效的保护。此外,扶持政策中,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某些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地方照明企业政策,对在当地的市政景观照明和交通照明优先考虑当地的企业。另外,行业缺少标准规范,使得各地标准不一,在市场的推广上受到很大的阻碍,也影响了LED整体的发展。


  由于投资者对LED行业信心不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找属于自己产品的营销渠道,注重市场产品的品牌,加强自身企业产品的宣传和产品质量,LED照明市场的秩序开始慢慢走上正轨,未来几年将会是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


  “为促进LED照明的更快发展,国家已出台相关的政策扶持推广新能源产业。广东省的扶持力度尤其值得肯定。”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教授郭志友说道。据其透露,去年8月以来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推行的LED照明产品标杆指数和动态LED照明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已经促进了LED照明产品标准检测走向正规,也为市场提供衡量产品性能的标尺。郭志友认为,LED有望在未来五年达到节能灯的普及水平。


  观点


  LED相关领域盲目跨界“联姻”结局未知


  LED生产厂家杀入LED照明产业,是“隔行如隔山”,还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随着时间的洗礼会证明一切。以目前情况来看,资金雄厚的家电企业,为L E D照明产业半路出家,前期的烧钱游戏还是玩得起的。但要在这个行业里长远可持续发展,无疑还是要回归到拥有过硬的技术实力。


  家电企业打开LED领域,都经历过漠视到正视再到重视的阶段。如今面对的“核心技术”瓶颈恐怕亦然,企业也只有跳出经历漠视到正视到重视的怪圈,投入更多对核心技术的研发,LED照明产品才能如同家电产品一样广为人所接受,家电企业也才能在挺身进入LED这个全新的领域后再度开辟新天。


  家电企业“不差钱”或许是进入LED节能灯的优势,但是如果对手只是资金实力较薄弱的LED照明企业,那么要走的路还很长。而那些基础差、科研能力不足的企业势必会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掉。跟LED照明风马牛不相及的除了家电企业外,还有安防和电梯行业,这些行业转战LED照明又会有怎样的优势和不讨好呢?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