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淮安市与东南大学合作的低成本污泥高干脱水试验已顺利完成,高干脱水技术水平达国家新规。
研究人员发现,原来污泥又黑又臭且含水率大于90%,经试验装置的处理,污泥含水率降到50%以下,低于国家环保部新规要求,体积减少了约2/3,而且污泥的性质得到彻底改变,不再黑臭,具有了泥土的土黄色。经了解,经过试验装置处理后的泥因体积减少性质改善,后续的运费较少,可直接到垃圾填满场进行安全处置,或根据需要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环境经济效益显著。
据了解,淮安市污水厂剩余污泥高干脱水项目是我市“十二五”主城区污水处理及再生设施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其中的高干脱水项目投资约4000万元,处理成本低于100元/吨,是传统处理手段的20%-50%,成果投产后处理量可达200吨/日,是我市目前主城区四季青污水厂和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的2倍,可满足我市未来五年的这两座污水处理厂污泥增长规模。项目建成后也将成为苏北首家达到环保部新规标准的污水处理项目。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