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资料 » 环保技术 > 水处理 » 正文

兼氧调节—曝气—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2日 来源:

....

  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印染废水排放量为300万~400万m3/d。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快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以及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CODCr,也由原来的数百mg/L上升到2 000 mg/L,左右,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


  1  工程概况


  常州东南工业开发区以印染企业为主,区内约有印染企业50多家,主要从事超细化学纤维、仿真织物以及高支细密织物等产品的生产,印染废水排放量约为5万m3/d,1999年和2001年先后建设了处理规模2万m3/d和3万m3/d的废水处理设施,这两期工程的设计参数基本一致。一期工程分2组,二期工程分3组,每组的处理能力均为1万m3/d。系统进水水质综合了常州地区多家印染企业废水实际排放情况,出水按照建设单位的委托要求,即除CODCr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外,其余指标执行《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二级标准(详见表1),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2二期工程主要构筑物与设备


  (1)格栅井。1座,设粗、细两道机械格栅,共4台,2用2备,格栅间距分别为25 mm、10 mm,采用机械清渣方式。


  (2)兼氧调节池。1座,有效容积3万m3,有效水深4.5 m,HRT 24 h,设二级提升泵6台,3用3备,SSRl50型罗茨鼓风机3台,2用1备,微孔曝气器6 600只。


  (3)初沉池。3座,每组各l座,尺寸ø26.5 m×3.9 m,有效水深3.5 m,表面负荷0.8m3/(m2·h),设GN–26刮泥机3台。


  (4)曝气池。3座,每组各1座,尺寸71.7 m×33.75 m×5.3 m,HRT 24 h,污泥负荷0.18 kgBOD5/(kgMLSS·d),MLSS 2.5 g/L,设C60–1.6型离心风机12台,9用3备,微孔曝气器13 200只。


  (5)二沉池。3座,每组各l座,尺寸ø26.5 m×3.9 m,有效水深3.5 m,表面负荷0.8 m3/(m2·h),设CXN–26吸刮泥机3台。


  (6)污泥浓缩池。2座,尺寸ø24 m×4.5 m,设NG–24刮泥机2台,泥浆泵4台,2用2备。


  (7)污泥脱水机房。1座,平面尺寸40 m×10 m,带式压滤机4台,3用1备,附属设备包括污泥加药装置、反冲装置等各1套。


  3工艺分析


  该套工艺在采用印染废水传统治理工艺的前提下,对局部治理技术进行了改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预处理工艺设计中,采用了微曝气兼氧处理系统;在曝气池主体工艺设计中,采用了半推流式活性污泥系统;在污泥回流—剩余污泥处理系统中,将二沉池剩余污泥全部回流至微曝气兼氧处理系统,而整个系统的排泥则由初沉池排至污泥浓缩池。


  3.1微曝气兼氧处理系统


  微曝气兼氧处理系统由微曝气兼氧调节池和初沉池组成。在调节池中进行微量曝气,除可促进废水均质外,因该工艺中二沉池剩余污泥全部回流至调节池,初沉池部分污泥回流至调节池,使调节池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高负荷曝气池,从而从理论上延长了好氧反应的时间,该工艺中兼氧调节池DO<1 mg/L。本工程实践表明,兼氧处理系统对CODCr的去除为30%~40%,出水CODCr维持在800 mg/L左右,降低了曝气池的处理负荷,而且出水水质均匀,波动很小。印染废水中残余的染料及硫化碱助剂含量较高,硫化物对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抑制和毒害作用,硫化碱是强还原剂,如进入曝气池则大量耗氧,可使池内DO急剧下降,因此采用微曝气能有效地将硫化物氧化或吹脱除去,一部分染料在初沉池中沉淀下去,作为初沉污泥排出。此外微曝气系统还有调节水温等作用。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