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发布的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
具体的规划是,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等项目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此外,该会议还提出,将要加快淘汰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重点区域积极推进使用清洁能源,对城区重污染企业实施搬迁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
同时,还将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在重点区域实施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值,禁止新建、扩建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电厂、钢铁厂、水泥厂。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严格环境执法监管。
此外,下一步还将推进电力行业和钢铁、石化等非电行业二氧化硫减排治理,加快燃煤机组脱硝设施建设,加强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治理,突出抓好机动车污染防治,提高车用燃油品质与机动车排放标准。
到2015年,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与此同时,加强协同防控,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极端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预警体系。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