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咸水淡化装置,是利用反渗透技术的原理,结合了微电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的水处理装置。
苦咸水淡化装置采用的反渗透技术,是指在饮用水中,当氯化物超过一定范围(国家标准250mg/L)时,就视为苦咸水,由于氯化物不用于其他物质,可采用某种滤料将其去除,而氯化物的去除工艺一般是采用反渗透技术进行处理,该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水处理技术,尤其适用于对水中氯化物的处理,苦咸水淡化装置就是采用这种最新的反渗透技术。
苦咸水淡化装置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采用较先进的背压技术,可为用户节省大量的运行费用和设备技术成本。
苦咸水淡化的方法有
蒸馏法
蒸馏法就是把苦咸水或海水加热使之沸腾蒸发,再把蒸汽冷凝成淡水的过程。蒸馏法是最早采用的淡化法,其主要优点是结构较简单、操作容易、所得淡水水质好。蒸馏法有许多种,如多效蒸发、多级闪蒸、压汽蒸馏、膜蒸馏等。
电渗析法
1 电渗析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在苦咸水淡化中应用的电渗析法简称ED ,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在电场作用下,分离盐水中的阴、阳离子,从而使淡水室中盐分浓度降低而得到淡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电渗析装置是利用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迁移,通过选择透过性的离子交换膜达到除盐目的。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水中的离子作定向迁移(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使一种水中大部分离子迁移到另一种水中去。该技术已比较成熟,具有工艺简单、除盐率高、制水成本低、操作方便、不污染环境等主要优点,但存在对水质要求较严格、需对原水进行预处理等缺点。20 世纪50 年代,美国、英国开始将这种方法用于苦咸水淡化,中国在20 世纪80 年代将此法用于苦咸水淡化、工业用纯水和超纯水制造。
2 电渗析法在苦咸水淡化工程中的应用特点
(1) 电渗析对铁、镁、钙、钾、氯化物等溶解性无机盐类及毒理学指标砷、氟化物的去除率达66 %~93 % ,可以满足苦咸水淡化需求;
(2) 电渗析对耗氧量、NH32N、NO-32N 、NO22N及硅的去除率较低,仅15 %~45 % ,但由于原水中上述指标含量较低,去除率虽低,尚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
(3) 电渗析对SO2-4的去除率为63.8% ,用以淡化SO-42Na 型和SO4·Cl2Na 型水,很难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
(4) 电渗析过程的能耗与给水含盐量有密切关系,给水含盐量越高,能耗越大,因此电渗析比较适合低盐苦咸水的淡化。 此外,由于电渗析不能去除水中有机物和细菌,加之设备运行能耗较大,使其在苦咸水淡化工程中的应用受到局限,因而原有电渗析装置在苦咸水淡化方面逐渐被反渗透装置所取代。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