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技术(EDI-elect rodeionisation),又称电去离子技术,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树脂和离子膜相结合, 在电场作用下连续去除离子的
水处理方法。EDI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早在四十年前, EDI就已经开始作为一种不用化学药剂再生的水处理方法在实验室中应用。不过,EDI技术的长足发展时期,还是在近十年以来。早期的EDI系统设计不完善, 价格偏高, 只适合于小流量用户。经过不断地研究创新,现在的EDI设备,已经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EDI与RO一样被设计成标准模块, 可大批量生产和大规模组合, 水量也能满足工业用水量要求,在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EDI技术的工作原理
EDI电去离子技术原理图
EDI技术将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相融合,借助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作用以及阴阳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性透过作用,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离子定向迁移,从而完成对水的深度除盐;同时,水电解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不需酸碱化学再生就能连续制取超纯水。
EDI技术涉及到这样一个处理工序:预处理-RO-EDI。EDI接在RO后具有很多优势:RO膜对液体有很高的脱盐率,可有效降低原水硬度,有利于EDI膜堆长期稳定运行,也有利于EDI淡水的解离。EDI技术具有技术先进、操作简便和优异的环保特性,是水处理技术的绿色革命。
EDI技术的先进优势
1、EDI与RO配套使用, 可调节电流以改变出水质量, 用标准模块组合改变出水量,能满足目前最严格的工业用水质量要求。
2、EDI不用再生树脂, 免除树脂化学再生配套设施,使纯水系统设备结构简化, 投资节省, 操作简化, 运行费用降低。
3、EDI技术比混床系统更能适应进水中TDS变化而不影响出水质量, 对制水成本影响很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4、EDI技术克服树脂化学再生造成的废水污染;排放的浓水可直接回到RO前再利用,可以做到没有废水排放。
EDI技术的应用前景
随着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环保要求的提高, 与需要化学再生而产生大量废水污染的传统混床相比, EDI技术将倍受青睐,在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 国际上已有多家公司生产销售RO - EDI 系统。其应用不仅在制药、造纸、化工、发电等工业部门, 而且还应用于其他领域。
我国目前EDI技术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地普及应用,水处理技术市场很大。富勒姆科技率先引进EDI技术,研制开发富勒姆EDI超纯水设备,产水率高,操作管理方便,劳动强度小,运行费用低,深受客户肯定和好评。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