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资料 » 节能技术 > 余能利用 » 正文

建筑节能中的绿色节水技术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24日 来源:中国节能住宅网

....

  摘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场地,降低输水管线的漏水损失;雨水控制技术在降低径流引起的水土流失的同时减轻对自然水体的污染。可渗透雨水的地面、人工湿地、植草滤土带以及生态洼地还可以减轻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压力,补充地下水源;采用本地植物品种和耐旱植物结合采用高效滴灌技术,以减少城市景观灌溉需求。   


    在建筑物中收集和储存雨水;利用中水和地表径流供给冷却塔补水和厕所、路面冲洗以及景观浇灌等,回收空调冷凝水。使用空气冷却和海水冷却技术,减少冷却水用量。采用生物降解厕所和无水小便池,高效节水器具,人体感应开关,以降低对饮用水的需求。 


  1. 概述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建筑用水在水资源的消耗总量越来越大,城市供水频频告急。全国100余座县级以上城市供水短缺,总量达60亿立方米,是70个十三陵水库的总库容量。世界范围内有更多的城市面临缺水危机,于是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对水源保护和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是绿色建筑关键的部分,虽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水资源占有量的不同,在标准中节水所占的权重不同,但是节水是每个标准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居住建筑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水的权重占到8%以上。   


    在建筑节水中,各国的绿色建筑标准推荐了不同的方法,其中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所制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能源和环境设计先导》(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简称LEED标准)推荐的方法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2.绿色建筑的节水技术   


    在可以饮用的水资源中,建筑用水占80%左右,使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我国有近700座城市,其中有400座以上缺水,近100座城市严重缺水。造成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过程中对水环境保护力度不足,造成水资源相对丰裕地区因水系污染而造成的水质性缺水。(2)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与当地水资源短缺的水源性缺水。(3)公共卫生和住宅用水因用水设备落后和水价偏低,人均耗水指标激增与对水资源的浪费。   


    2.1 绿色建筑的节水技术   
 

    新修订的《水法》进一步强化城市节约用水内容。供水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据对660个设市城市的统计,近3年来平均每年城市节水量约35亿立方米,城市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65.9%。城市用水人口增加约15%,生活用水量增长12.4%,低于用水人口增长。城市节约用水的规范化工作得到加强。但是支撑政策的节水技术还需要继续研究,并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才能保证政策的深入贯彻。   


    (1)建筑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场地;  
 

    对水源保护和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是绿色建筑关键的组成部分,建筑选址阶段应优先选择城市地区,可以降低城市供水管网铺设费用,防止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表径流和/或风化引起的水土流失,包括堆储保护表层土以便再利用;同时也可以减少以及输水管网的渗漏;,城市供水管网漏损严重。根据对408个城市的统计,2002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系统的管网漏损率平均达21.5%,全国城市供水年漏损量近100亿立方米。一方面国家和人民花巨资给城市调水,另一方面宝贵的自来水却在白白地流失。  
 

  (2)雨水控制   


    消除雨水流淌,防止雨水排放造成的或给受体造成的沉积,减轻对自然水体的污染,促进现场过滤,减少污染物。设计机械或自然的处理系统,如,人工湿地、植草滤土带以及生态洼地来处理现场的雨水。  
 

    绿色建筑要求非渗透性地表面积占总面积的50%左右。通过加强渗透地面的设计使场址维持自然的地面雨水径流。通过屋顶花园和渗透性铺设以尽可能减少非渗透性地面。将收集的雨水作非饮用水利用,如景观灌溉、冲洗厕所和蓄水洗车等。
  

    (3)节水景观   


    景观灌溉用水已占城市用水的很大比例,我国目前大多数景观灌溉存在三个问题:奇花异草代替本地树种。本地植物经过多年的进化,已经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依靠自身的根系完全可以生长,但是异地树种可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才能维持植物的生长需要;用饮用水而不是废水来进行灌溉。我国一方面水资源短缺,一方面水价便宜,处理废水和利用废水浇灌总成本方面不会减少很多,有可能会增加;灌溉技术落后。城市景观灌溉大部分还是采用喷管技术,20%以上的水雾化蒸发,灌溉效率极低。因此需要进行土壤、气候分析以确定适当的景观类型,景观设计采用本地植物品种以减少或消除灌溉需求,禁止使用饮用水进行灌溉,对于不太重要的景观不安装永久性灌溉系统,降低城市景观用水;对于确实需要灌溉的植物,如足球场、高尔夫球场的草地采用高效灌溉系统,如滴灌技术。并考虑利用雨水和/或生活废水进行灌溉。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