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9日电 综合本报和新华社记者报道:当地时间8日下午,在哥本哈根贝拉会议中心,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在媒体见面会上指出,拿中国与欧盟做比较“不厚道”,发达国家应率先实现总量减排。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后,一份在会上流传的由丹麦拟订的“大会最终文件”引起人们注意。尽管是非正式文件,但由于内容涉及排放峰值等敏感问题以及众多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条款,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不满。
欧盟现在把他们应承担的国际义务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所提出的国内自主行动目标相比较,是不厚道的
欧盟谈判代表8日下午在气候大会的一个发布会上说,中国不久前提出的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是内部目标,欧盟的减排目标也是内部目标。既然来到哥本哈根,应把各自的目标放到谈判桌上来比较。
当有记者问中方对此有何反应时,苏伟表示,首先,欧盟关于中国最近公布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减排目标是内部目标的表述是对的。中国在2007年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最近又提出“单位GDP碳减排40%至45%”的目标,这完全符合《公约》的要求。
“但欧盟代表的总体说法有点不厚道。”苏伟指出,《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要求是不同的。《公约》明确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率先实现总量减排;而发展中国家则应采取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这是各国都同意的。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测算,发达国家到2020年应在1990年基础上总体减排25%至40%。苏伟说,这应当是国际义务,而不是内部目标。欧盟现在把他们应承担的国际义务和发展中国家中国所提出的国内自主行动目标相比较,是不厚道的。这种比较不合适,两者不具可比性。此外,欧盟现在提出的所谓202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至30%的目标,年均减排仅为1.05%,还不及其在《京都议定书》中已经承诺的2008年至2012年期间年均减排2.48%的一半,这让人感到非常失望。
在回答有关美国减排目标的提问时,苏伟表示,美国能拿出怎样的方案,对哥本哈根大会能否取得最后成功至关重要,但美国的减排目标并不理想。
在回答记者关于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的问题时,苏伟表示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他指出,发达国家说要表现出积极态度,在2012年前拿出100亿美元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100亿美元听起来很多,其实全球人均也就是不到两美元,“在丹麦,两美元连杯咖啡都买不到”。
“对发达国家,我要说,这是你们需要的协议,不是我们需要的”
针对丹麦拟订的“偏心草案”,在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的苏丹外交官卢蒙巴·迪亚平说,这一文件内容是不可接受的,“对发达国家,我要说,这是你们需要的协议,不是我们需要的!”迪亚平认为,该文件违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向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诸多要求,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