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企业今年纷纷与国资开启“联姻”模式。截至今年4月30日,包括启迪桑德、碧水源、北控水务等环保龙头企业均引入了国资背景的企业脱困。其中,川投集团入股碧水源,三峡集团入股北控水务,雄安集团则入股了启迪...
-
01 环保企业主流经营运作模式环保企业主要以EPC、BT、BOT、BOO、TOT、PPP等多种模式承接环保项目,相对来说,EPC、BOT、PPP为主流模式。02 EPC、BOT、PPP模式的会计处理方...
-
2016年,德阳市制定《德阳市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是收官之年,记者近日从德阳市经信局获悉,德阳市13座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已建成9座,占比69.2%,园区承载力得...
-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催生了环保产业的勃兴。近十年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越...
-
近几日,河南省环保产业主板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陆续发布2018年度业绩报告,中原环保、山水环境、水木环保、新封生态、富铭环保等多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净利润与2017年相比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水木环...
-
人为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进而造成农作物中某些指标超过国家标准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土壤性质,引起土壤板结、酸碱度平衡失调,破坏土壤的...
-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生活垃圾也快速增多。当前处置生活垃圾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利用焚烧技术。在进行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飞灰,这些飞灰中富含的重金属、可溶盐等有机污染物,若不妥善处理,还会...
-
4月14日,在“2019中国环境技术大会高峰论坛”上,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周国梅表示,“一带一路”绿色商机方面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建立绿色发展的国际联盟,目前已有100多...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在这一发展趋势下人们对自身居住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据此做好城市环卫设施管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对城市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如何加...
-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因此,城市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多。因此,生产废料不断增加,增加城市的环卫设施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对环卫的基础设施建设...
-
近日,刊发了《莱西市龙海公园:800米环形渠变成了臭水沟》一文。莱西市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对该问题进行调查落实。2018年9月,莱西市经济开发区在环保巡查中发现,南龙湾村及周边几个村的生活污水汇聚到龙海...
-
渗滤液处理是针对垃圾渗滤液水质的不同特点,为客户提供垃圾渗滤液的系统性综合解决方案,包含工程设计与施工、设备集成与安装调试、运营维护与技术咨询服务。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上游主要为设备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
-
上周,悬在光伏业界人士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关于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建设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关于征求对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一...
-
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起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荆州市加大水环境治理、特别是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上的投入,确保如期完成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再优化,努力为长...
-
1.辅助服务市场助力风电消纳,弃电率好转逻辑获得验证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成效在东北得到验证,2019年风电投资检测预警,吉林由红转绿,黑龙江由橙转绿。我们在本系列报告前三篇已经基于对辅助服务市场化的分析...
-
2019年3月16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监测数据用于环境管理的规定(试行)》(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对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依法规要求全国所有垃圾焚烧...
-
摘要:当前,国内已有大批电池企业联合车企开展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循环利用项目,随着未来退役动力电池量的增多,锂电池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成为新的经济蓝海。从废旧电池中回收钴锂镍等原材料对于降低锂电池...
-
4月4日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联合发布《2018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以下称“简报”)。简报显示,2018年,全国新增风电吊装容量止...
-
刘汉元代表“两会”期间以人大建议形式积极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本次两会期间,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先生恪尽代表职守、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参与国是,反映社情民意,并...
-
2017年4月以来,我国开展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汇集国内2000多名环境科学、大气科学、气象科学以及行业治理等方面的优秀科学家和一线科研工作者,建成了天地空综合立体观测网,通过外场观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