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压力匹配器
●多通道压力匹配器
多通道压力匹配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同蒸汽喷射热泵,借助高压蒸汽通过其本体特殊的设计结构产生的高速气流引射汽轮机部分抽汽和背压排汽等较低压力的蒸汽,使之压力提高输出对外供热,满足多种不同压力的用汽要求,将长期处于“鸡肋”位置的末级蒸汽充分利用,不再勉强发电,增加发电厂热经济性。与减温减压器相比,等同的供热量,减少高参数蒸汽的用量,避免这部分蒸汽的可用能节流损失,增加企业热化电量,可广泛应用于汽轮机进汽压力匹配,汽轮机抽汽压力匹配、汽轮机背压排汽匹配等,用于热电企业,提高供出蒸汽压力温度,扩大供热能力,是大机组供热改造、供热管网长距离输送首选节能设备。多通道压力匹配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为引射比,即高压蒸汽喷射时吸入低压蒸汽的量比,亦是其构造设计尺寸的核心依据,需根据用户的蒸汽参数单独进行设计定制。
传统的蒸汽压力匹配器采用单喷嘴组设计构造,这种设计构造存在蒸汽流量变化时效率明显下降、在实际流量低于设计量50%时不能抽吸低压蒸汽,效率为零的应用缺陷。本品采用多个喷嘴组多通道结构设计,在壳体内设有2个以上喷嘴组,每个喷嘴组有独立的喷嘴及其对应的混合室、扩压段构成,每个喷嘴组的动作由自动控制系统根据流量的变化自动控制,弥补了传统压力匹配器适应变工况差的设计缺陷。具有极强的变工况适用能力,在蒸汽流量变化5%~100%均可有效运行,适应季节性大流量变化调节性。以四喷嘴组设计结构的多通道压力匹配器与单喷嘴组压力匹配器比较,其抽汽系数(热能利用率)对比如下:
本品广泛应用于一切需要将低压蒸汽升压且蒸汽流量变化大的场合和工况,当蒸汽流量变化大时,自动依次启动第2、3、4个喷嘴,保证出口压力稳定。
系统组成
多通道压力匹配器本体、减温器 、稳压给水阀、电动执行机构 、电动给水阀 、温度计、压力表、闸阀、截止阀、止回阀、压力变送器、热电阻 、电控箱、安全阀等组成。电动执行机构等采用国外一线品牌,控制分智能化仪表控制装置和PLC控制装置,根据用户需求可调。
◆ 采用独有的流体喷射模型、三维流体模拟软件进行设计,流场优化拟合程度高,抽吸比精准、高效。
◆ 与减温减压器相比,等同供热流量,减少高参数蒸汽用量,增加热化发电量。
◆提高供热初参数,扩大供热半径,提高热电企业对热用户的热参数调节能力,增加热经济性。
◆简化系统流程,低压蒸汽不需雾化可直接作为减温介质,系统不需减温水泵、雾化喷嘴等相应配置;
尤其对现场提供减温所需脱盐水困难的工况流程更加简化。
◆应用于大型凝汽机组改造,机组本体基本不变,改造工作量小。
◆改造后,机组供热参数稳定,调节范围大,在机组滑参数运行过程中也可稳定供热,参数不变。
◆除了利用高压缸、低压缸排汽供热外,还可用于回热抽汽供热。
◆效率大约0.437,约相当于透平压缩机组效率,但运行费用大大低于透平压缩机组。
◆无运转部件,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
◆操作容易,维护便利,系统自动调节,出口压力稳定。
◆安装灵活,可水平安装或垂直安装,与管路连接均为法兰连接,拆卸方便。
◆节能效果显著,投资回收期1~6个月。
◆等同供热流量,增加热化发电量。多通道蒸汽压力匹配器和减温减压器同为质调节手段,都存在流体的做功能力的不可逆损失,但两者结果却大不一致,多通道压力匹配器充分利用减压前后的势能,实现喷射推进、抽吸(引射低压流体)实现对低压低品位的流体再利用;实现部分排汽的循环利用,减少高参数蒸汽的用量,避免这部分蒸汽可用能的节流损失,增加的热化发电量,就是多通道蒸汽压力匹配器创造的热经济效益。
典型案例:
安徽滁州华汇热电有限公司,热网需要1.6MPa、220℃的蒸汽55t/h;该厂背压机排汽压力1.0MPa、300℃,不能满足用汽需求。根据现场提供的条件,若采用减温减压器解决就需要9.8MPa、535℃的新汽43.7t/h,会造成可用能的节流损失,由此减少发电量4370KW;采用多通道压力匹配器解决方案仅利用19.6t/h的新汽引射背压排汽即可满足热网用汽需求,等同供热流量,增加热化发电量2710KW,极大的提高热经济性。
◆扩大供热半径,增加供热经济性。大机组的 蒸汽系统体量庞大,附近的热负荷有限,若要增 加供热经济效益,需要更高初参数的蒸汽作为主 蒸汽以扩大供热半径,而回热抽汽、热再、高排及中排均无法单独满足,若采用多通道压力匹器 可实现配汽供热,较减温减压器可产生巨大的经 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典型案例:
助力中国华电集团首个跨区域供热项 目——望亭发电厂成功实施40公里范围内集中供热热电联产转型一、二期改造。一期采用两套多通道压力匹配器,每台分别供出高压1.3MPa,355℃蒸汽175t/h;0.9MPa,300℃蒸汽180t/h,机组供电煤耗下降约23g/kWh,年节约标煤4.5万吨;二期采用三套压力匹配器,供出0.8MPa,300℃蒸汽167t/h;660MW燃煤机组供电煤耗下降15g/kWh。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助力无锡相城区关停2座小型发电厂、淘汰全部300余台燃煤小锅炉,为无锡市完成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