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化工业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不仅影响了整个工业生产,而且也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煤化工行业的粉尘危害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大气污染,二是粉尘爆炸,三是引发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等严重的职业病。在我国实际的严重尘肺病患者有120万之多,占到全世界尘肺病患者的一半以上,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超过4000人,每年由此引起的直接损失超过80亿元。随着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产业带来的粉尘污染愈加突出,工作环境的粉尘对人身的危害也更加严重,对于行业的粉尘治理也更加迫切。所以,煤化工业采取一个有效的除尘手段是现阶段生产工作的重点。
在煤化工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然而,对于这些粉尘的处理技术,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地改进、完善。在实际的应用中,各在种除尘技术都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应用当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要深入的研究,仔细分析除尘技术在煤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它的应用效果。
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包括生产与清扫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浮尘和积尘,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无机性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煤岩粉、矽尘、煤粉等;金属性粉尘如铁粉、铝粉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金刚砂等),人工合成有机粉尘。特点也比较明显,一是粉尘的粒子分散度与质量分散度都比较大。粉尘被吸入肺的机会就愈多,对人体危害也愈大。同时粉尘的分散度较高,单位体积总表面积越大,理化活性越高,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引起粉尘的自燃或爆炸。二是粉尘的吸湿性较大。粉尘的吸湿性是选用除尘设备的主要依据之一。粉尘吸湿性太大会显著降低除尘效率,此性质的粉尘对除尘系统有很高的要求。三是粉尘、煤尘的易燃易爆性。高分散度的煤炭粉尘具有爆炸性,煤的炭化程度越低,挥发分越高,煤尘的爆炸性就越强。我国传统煤矿中90%矿井的煤尘具有爆炸性危险性。煤化工企业使用的褐煤较多,褐煤燃点较低,通常为300-400℃,在特定情况下堆积两个月以上是容易发生自燃。
布袋除尘器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应用的比较多的一种。在化工业生产中,一些含尘的气体进入设备的中部箱体,其中箱体内装有很多的过滤袋,气体经过过滤袋之后,一部分粉尘被过滤掉,这样一来,从出口流出的气体,与进入之前相比较,会得到明显的净化。被净化之后的气体会继续往上流动,到上一层的箱体进行下一步骤的过滤。气体经过带式除尘器的过滤是有一定周期性的,每到一定的周期之后,就会通过脉冲喷吹来对灰尘颗粒以及一些气体中的尘粒进行清尘。袋式除尘器对灰尘颗粒的除尘范围大约在3900平方米,处每次除尘当中的风量可以高达每小时150000立方米,它的整体除尘效率可以达到99.8%。在工作中,袋式除尘器所需要的布袋数约为1344条,期间经过过滤袋的烟气温度能达到260度。在除尘装置中,每一排的过滤袋都会有一个喷射管装置,这个装置是通过压缩空气包与脉冲阀之间的链接,使喷射管当中的喷射口可以和过滤袋一一对应,并且在这期间会有一个专门的控制器有周期性的发布脉冲信号,控制阀在接到脉冲信号之后就会将各个脉冲阀按照一定的顺序自动启动。在这个时候,喷射管就会和压缩空气包相互连通,经过高压之后的气体相继会以一个极高的速度喷射出来,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诱导气流,使过滤袋快速膨胀起来,继而强列震动,同时也会产生反响气流,使过滤袋表面上的灰尘掉落下来,达到除尘的效果。带式除尘器具有极强的除尘能力,并且过滤袋的使用周期也很长,所以,它在煤化工生产中使用很广泛。就目前的除尘技术来看,众多的除尘技术当中,袋式除尘器效果还是很显着的。但是,它的布袋容易受到损坏,在除尘的初期也不是很稳定,如果长时间除尘的话,会由于材料质量的问题出现破损,影响除尘器的正常运行。其实,袋式除尘器的运行时间长短和布袋质量以及材质有直接的关联。价格贵的布袋,它的整个设备结构也会相当复杂,自然检修难度就会随之加大,控制阀门也比较多,所以,它在除尘时极易造成空气泄露,进而影响除尘效果。
由于煤化工的工业生产对除尘效果不断提高标准,所以,技术人员也在不断的研究、探索新的除尘技术。当前,袋式除尘与电除尘的相互配合使用,在工业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这种技术也在各个领域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为工业生产的环保做出贡献。与此同时,有一些新的除尘技术也渐渐地被应用于煤化工业生产中,所以,煤化工生产的除尘技术在未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重视并做好煤化工的除尘问题不仅对于煤化工的生产效率有现实意义,同时也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工人患相关职业病的几率。为更好地实现以上两点,相关工作人员及相关学者还需对煤化工除尘工作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