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道中垃圾的“星际穿越”
垃圾气力输送系统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垃圾收运方法,在欧洲城市的新建区及卫星城、世博会、体育运动村等大型城市发展区内使用已较为普遍,技术也已相对成熟。之前芬兰的Molok垃圾深度收集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不过垃圾筒还有40%露出地表;2010年上海世博会区域内也设置了一套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来承担分类收集转运垃圾的职能,但其服务范围只有0.5平方公里,日收集垃圾仅60吨。
公司的研发主管尼克拉斯·泰里博士用PPT向我们演示,整个Metro Taifun自动垃圾回收系统由垃圾投放口、管道系统和中央收集站三大部分组成。地下垃圾运输管道直径为300毫米,所使用的复合材料可增强管道的韧性和耐腐蚀性,减少运输过程中垃圾与管道的摩擦。管道可容纳的垃圾袋大小为20到30升。在高层建筑中,混合型垃圾和织物可通过在每层楼设置的垃圾投放口,经垂直管道进行收集,做到楼内垃圾及时清理;其他类型的垃圾则可通过地面上的垃圾分类投放口进行收集。垃圾在最后被运送到垃圾处理站之前,先被置于一个缓冲容器中,当容器填充量达到80%时,自动系统就会发出命令,对相应管道进行真空抽缩,加压运送其中的垃圾。对于比较湿的垃圾,抽送的压力相对较大一些。整个过程中不产生噪音。为使垃圾在管道中不会中途被卡住,系统采用环形回路两头抽气,有时由于系统所在地区的地貌特征,无法加设环形线,MariMatic公司就在气泵上增加一个阀门,使气泵不仅可以抽气,还可以向管道内送气,从而使中途被卡住的垃圾可作反向运动,重返小区回收站后被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