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的两种模式
一、面向终端用户电、热、冷、气等多种用能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开发、互补利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布局建设一体化集成供能基础设施,通过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
此类工程针对用户侧,主要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比如常说的冷热电三联供,即以天然气为主要燃料带动发电设备运行,产生的电力供应用户,发电后排出的余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
二,利用大型综合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建设运行。
第二类工程针对电源侧,互补的形式有多种。比如“风-风互补”,不同风电场之间可能具有互补性,打捆送出可降低出力变化率;“风-光互补”,从负荷曲线上看,风光之间没有明显的互补特性,但是在某些特定区域,特别是风电夜晚大发、白天出力时,共用输出通道,可提高线路利用率;“水-光(风)互补”,具有日调节及以上能力的水电站启停快,调整出力能适应新能源的出力变化;“煤电-光(风)互补”,优先次序低于水电调节,目前哈密、酒泉均采用新能源与煤电打捆的方式;“抽蓄-光(风)互补”, 利用蓄能电站的储能作用,效果较佳。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北院”)从单一的电力设计企业向集咨询、规划、诊断、设计、建设、投融资、改造、运营、托管等一体化的能源建设及服务企业积极转型,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欢迎联系洽谈相关业务、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