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问题是多科学,多层面参与和合作的综合性事业,需要国家政策法规部门、建筑主管部门、太阳能厂商、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设计单位的共同努力,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应用离不开建筑师的参与,建筑师作为建筑的设计者,应根据不同的热水器类型,技术要求,使用目的以及不同地理纬度和气候特点,建筑类型等,对建筑的造型,平面布局和功能等进行综合考虑,另一方面太阳能热利用设备的设计和生产厂家反过来也应从建筑师那里获得建筑对其设备要求的反馈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设备的设计和生产与建筑的使用达到完美的统一,推动太阳能在建筑上的运用,太阳能厂商一定要在技术上解决与建筑一体化的难题,要使太阳能系统成为建筑的一个构件,同时产品要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这是推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根本问题。
对于安置在屋顶的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器,其基本特征是集热器沿屋面布置,集热器作为屋顶覆盖层的一部分或全部。如此结构与传统技术比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的循环问题”、“集热器的形成和结构问题”等。一是对于斜屋顶而言,集热器可以沿屋面倾斜布置,循环问题与传统技术上没有差别;二是对于平屋顶,集热器几乎呈水平布置,基本循环方式虽然仍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但对技术要求有很大的差别。
目前,国内外太阳能与建筑完美结合的形势并不乐观,太阳能的普及率仅为7.6%,尽管国家经贸委已规划未来15年内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到25%,但是面临的困难很多,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太阳能热水器虽有诸多优点,但是与建筑完美结合进程缓慢,太阳能热水器还没有有机地大规模溶入建筑设计与施工中,市场刺激和国家立法都有待加强,太阳能热水器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以便适应与建筑结合的要求,如果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标准不统一,给建筑应用带来困难。
现代城市的核心是能源系统、营养系统、文化系统组成的,绿色生态人居——太阳能与建筑结合设计要求将这三者和谐统一。太阳能与建筑设计理论强调设计形态的动态与变化,而不是僵死的形式;强调设计的系统性,而不是单一项目的自我表现;强调与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孤立的设置构筑物;强调环境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结合,而不是满足某些人对建筑成就或象征性表达的片面追求。
另外,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的完美结合需解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太阳能热水器要与建筑完美结合,必须做到:根据建筑特点形式,生产与之配套的太阳能热水器;规范太阳能热水器在建筑物上放置和安装;与建筑商协调搞好管路的预留;结合建筑与地区特点,搞好太阳能防风、防雪、防雷等安全防护等。
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目前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应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太阳能热水器纳入建筑设计规划,加大太阳能热水器结构形式与建筑物适应性的研究力度;制定完善规范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统一标准,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国家制定在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优惠政策,鼓励安装太阳能;要求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绿色生态住宅寻求自然、建筑与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在住宅健康化发展态势下,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也日益成为房地产业关注的焦点。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郑瑞澄教授指出,目前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的建筑一体化在各地的发展还不平衡,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相当多的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四、 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的前景
太阳能热水器属于一次性投资,虽然购买时比电、燃气热水器等贵,但在使用过程中不再投资,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综合计算,太阳能热水器投资最少。而众多小区物管公司认为: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既不安全又影响了整个小区统一的建筑风格。大好形势下隐藏着诸多不利因素,是应该引起业内外人士注意的,对隐藏的问题尽早采取措施,才能保证大好形势健康发展,使太阳能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 。
随着行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也随之的提高,日益成为能源供给的沉重负担,因此建筑物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和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太阳能热水器的性能已经可以满足用户全天候24小时随心所欲的使用要求。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可分为屋面隐藏型、墙体型两大类;用途上也很广泛,既可以产生热能或电能,又可以当作防水和绝热材料,还可以作表面装饰材料使用。如果房产开发商从设计、建设开始就像对火、电那样,把太阳能(光热、光电)与房屋融为一体,这样既可以增添商房的功能,也可以满足住户的实际需求,自然会提高商房的销售量。房产开发是一行巨大的产业,同其它行业一样,谁拥有了新技术和新产品,谁就拥有了用户和市场。所以,我们希望广大的房产开发商精心设计商房,优化资源配置,把太阳能与商房巧妙地结合起来,既起到装点效果,又节能环保,一劳永逸,利国利己,造福子孙。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它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的重大革新,已经引起政府部门和科技、产业部门的高度重视,让21世纪的太阳能技术上一个新的台阶,让21世纪的建筑成为绿色生态的太阳能建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